汪师聪见到这一幕,不由地在陈河宇和杨明赫的脸上审视着,眼底闪过一丝狐疑。
“爸,你看杨蜜的侄子,是不是跟陈先生有点像?”
汪师聪压低声音,附耳说道。
他特意在‘侄子’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圈内人对杨蜜的说法,一直都嗤之以鼻。
什么侄子,明明就是私生子!
在2011年拍完《匆匆那年》以后,只接拍了几支广告,然后消失了大半年。
要知道,当时的杨蜜处在事业上升期,《匆匆那年》作为萧央的处女座,好歹斩获了三四亿的票房。
放在大片云集的2018年,或许算不上什么,但在2011年,也轻松挤进了年度票房榜前十。
正常来说,杨蜜应该乘胜追击,依靠《匆匆那年》的热度,继续追逐电影圈才对。
“什么像?”
“长相!”
汪师聪回道。
“你怀疑杨蜜跟陈先生有私生子?”
汪建霖尽管不是一个八卦的人,但涉及到陈河宇,不免来了几分兴趣。
“那倒没有,就是感觉有点像。”
汪师聪低语道,他可不敢惹的陈先生不快,自家能顺利转型,全靠山海集团扶了一把。
一方面,充足的资金量盘活了鲸达;另一方面,陈河宇购买鲸达集团的资产,也是一种态度上的释放,表示亲近之意。
潜在的好处不言而喻,这也是父子俩屁颠屁颠跑来站台的原因。
人情人情,一饮一啄,关系便在无形之中,慢慢加深。
“别乱说,倘若真是陈先生的私生子,他会放任自己的亲儿子不管不顾?”
“再说了,长得像就能证明有父子关系吗?那程龙和章国立如何解释?”
老汪白了自家儿子一眼,没好气道。
“好像也对。”
汪师聪嘿嘿一笑,他想起杨明赫和陈河宇的年纪,一个二十六岁,一个才六岁。
杨明赫出生的时候,陈河宇还在上大学,他哪来的时间和机会?
更何况,杨蜜此前并不是山海影视的艺人,加入山海集团后,明显也没得到资源倾斜。
所以,大概率是他自己想多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转眼来到十点半。
周安作为代表,上台随便讲了几分钟的话,接着是汪建霖和十几位跨国供货商。
所表明的深层次含义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