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人,那狗》这个电影,李易很用心。
花费的心思也是比之前的其他电影要多不少,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这是年代剧。
而且很多东西,李易自己了解的并没有那么的深刻。
导演拍一部电影,首先要自己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虽然说拍电影就是讲故事,讲好一个故事,大概就是一部好电影。
但是显然,有些电影,不止是讲故事那么简单。
这部电影,李易还特意拉了陈问等老朋友们一起探讨交流,主要是,相比起李易,其实陈问,林云斌,还有周果,唐路他们这些人,反而比李易了解的更深刻。
特别是唐路,可以说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而且唐路的父辈就是工人,虽然不是在邮政系统工作,但是却也异曲同工。
看完李易的《那山,那人,那狗》的初稿。
陈问最为惊讶:“我记得李易你是在港岛出生,应该没有经历过这些吧?怎么会突然想到要拍这样的一个故事?”
不怪陈问这么问,因为《那山,那人,那狗》这个电影,在李易的记忆之中,最初的时候是,后来才改编成电影的。
可以说,虽然是一部有着独特的时代烙印的作品,但是却非常的写实。
而写实的作品,很多都是有原型的。
那个年代的内地和港岛,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而且李易那个时候才刚出生,更谈不上对这方面有什么经历。
“这段时间有些喜欢上了那个年代的作品,看的多了,就想着拍一部那个时代的故事,所以就有了一些灵感,因为那八十年代,是个大变革的时代”李易缓缓地说道。
与此同时,唐路放下剧本,眼角却有了泪滴。
“呼!写的太好了!”唐路感怀地道。
“对了,唐导,我记得你老爸以前是放映员对吧?”陈问陡然想起来了。
“是啊!”唐路点了点头。
其实当年李易拍《天堂电影院》的时候就曾经向唐路取经过。
“说起来,当年小时候,那个时候,放映员还是非常吃香的,属于八大员之一,小时候,我对我老爸的工作,可以说特别的自豪,有时候也会跟着老爸去乡下放电影,那个时候电影放映可和现在不一样,没那么便捷,放映机非常笨重,而且影片是一大盘一大盘的胶片,我老爸每次都要骑着自行车载着好重好重的放映机电影胶盘。
其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