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人性美与人性丑从来都是共生的关系,在明显的丑陋下必定潜藏着人性美的一面。如果说“美”是合乎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和谐统一,是纯粹的美,那么“丑”就是对这种纯粹美的否定与破坏。这种审美观是对事物具体的反映,它拉大、扩张了美丑之间的距离,使美的更加美,丑的更加丑。
影片中所正面叙述的人性丑恶中也夹杂着令人悸动的人性美,正如好心的路人在看见凶手遇到车祸时会热情地伸手援助;在夜幕降临时,遇到有麻烦的陌生人并热情地接待帮忙修车的被害人父母,他们不都是心怀善意去面对生活吗?最后路人被贿赂收买,往“人性丑”的方向发展,我们却不能否定他此前内心潜在的良知美,而受害者的父母当后知后觉地明白儿子已经遭遇不测时,一路寻求说法和正义的道路上充满坎坷,不得已精心设局、费尽一番心血最终才逼供凶手口吐真言,这不正是一场人类情感中最伟大的亲情吗?亲情所呈现的不正是一种特殊的人性美吗?
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已经执着地爱美和追求美,但他们并未将丑从美的范围中剔除掉。虽然人的审美已经开始区分出美与丑的界限并将美丑对立起来,但是丑烘托美,突出美的价值已经得到重视。《看不见的客人》展现的正是人性最丑恶、黑暗的一面,即“人性丑”,而能够悸动人心并令人沉思的,毋庸置疑就是悲凉凄惨的现状与美好期许之间的遥远距离,当“人性美”越发引人遐想时,一颗敏感的心灵越发承受不住满溢的悲伤,逼迫思绪往满是荆棘的深渊探寻生命的真理。如一位画家所言:“密叶偶间枯枝,顿添生致;纽干或生剥蚀,愈见苍颜。”
《看不见的客人》给观众讲述了许多个所谓的“真相”,电影巧妙的拍摄手法更是让观众一次又一次对“真相”点头。男主角陈德安弱势的出场方式使人不由自主地认为他的确无辜,并开始猜测凶手到底是谁,又为何要这么做。哪怕在律师的步步紧逼之下,他终于说出了表面的“真相”时,我们也愿意相信,是那留着一头利落短发,表现精明的劳拉主导了这一切,而他则不过是个为此深感良心不安的老实人。惯性思维使我们在潜意识里认为主角必然是无辜的,况且男主又长了一张丧气且可怜巴巴的脸,谁会去揣测这样一个老实人是否有所隐瞒呢?
这就是电影有趣的地方,因为前文说过,人是具有两面性的,可是影片表现出来的,却并非说男主角有两面,事实上,他一直以来只有一面,演出来的另外一面,始终只是演出来的。
可是在大千万物的世界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