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本就霸道,又有李青虎视眈眈,再加上‘内奸’的一唱一和,短短数日功夫,诏书就成功颁布……
更让群臣郁闷的是,翰林院、国子监中的翰林学子,皇帝一点点恩惠,就让他们‘高潮’了,一个个干的别提多有劲儿了。
按照这种态势发展,怕不是明年就可以在文举、武举之外,再开一个‘科’举了。
不过,文官集团也不是啥省油的灯,吃了这么大亏,还不让捞点好处,这哪行?
私下一阵商议之后,乌央乌央的赶赴连家屯儿,直接找上李青,开门见山——你提的主张很好,但以后别提了。
群臣如此托大,自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
因为他们相信以李青的段位,绝不会做出冲击王朝架构的事情来,笃定了李青不会发飙。
事实也确实如此,李青没办法发飙。
一个人再厉害,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王朝的运转离不开这些人,当初让李青“体面”,那是要李青的命,李青怎么都不过分,可这次不同,这次是纯粹的政治博弈。
李青可以动用暴力,群臣也可以让这项政策名存实亡。
哪怕李青拥有逆天的暴力,哪怕皇帝有着恐怖的政治手腕,哪怕两人强强联合,也做不到强行支配权力中心的所有人。
一时的成功当然可以,然,代价就是在这偌大的权力场,除了二人之外,没人再把自己当场内人。
皇帝不会如此冲动,李青也不会如此胡来。
群臣态度坚决——这一次,你无论如何,也得给我们一个承诺!
李青也不是吃素的,当下表示:不再提主张,可以,一年之内,绝不再提。
群臣都要气疯了,一个个都要撸袖子了。
都是人精,哪里瞧不出来,李青这就是把条件拉到最低,好让他们讨价还价。
思及李青恐怖的暴力,以及百无禁忌的狠辣,这才单方面终止了‘全武行’。
强行压下愤怒,索性也狮子大开口。
徐阶张嘴就来——百年!
人群中,立时发出阵阵喝彩。
诸如:好样的、没跌份儿……
整的李青好气又好笑,出于稳定大局的打算,把期限提到了两年。
群臣震怒。
李本见徐阶这么有种,当下,也胆气儿一壮,喊出一句“一百零一年。”
自觉退了一步的李青,见还有人蹬鼻子上脸,不降反增,当下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