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人的意思了。
这不只是单纯的需要大明自己培养的官员来治理地方了,这也是对吏治的持续整顿,这一切看起来也都是承康皇帝需要在任上需要持续做的事情。
朱允熥随即笑着问道,“那你们觉得我要是宽松一些,百官们会如何?”
夏原吉就拍马屁说道,“陛下一向宽待百官,百官自然感恩。”
这话好像也没什么问题,朱允熥相比起老朱,确实是对百官温和一些。而且这不是准备给中低阶的官员们涨薪么,这就是让不少官员激动的事情。
这要是洪武皇帝,肯定不会想着主动给官员涨俸禄。就算是此前涨了一次,那也只是对高级官员进行有限的涨俸,中低层的官员日子依然不好过。
道衍也说道,“陛下,臣以为可以稍有宽松。只是如果太过宽松,只怕是贪腐的风气再难抑制。”
“朕现在最担心的也是这些,如此严刑峻法都难根绝贪腐,宽松之后定然更难。”朱允熥也有些无奈,“有人说效仿两宋高薪养廉,我看他们也没安好心。”
道衍和夏原吉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他们也是当官的,自然也是希望官员的俸禄能够稍微的高一点,那符合他们的利益。
但是他们也都明白朱允熥说的那些在理,北宋的官员们待遇确实是非常好。不只是在政治地位上,在经济利益上也是如此,北宋的官员俸禄等高的惊人。
可是即使如此,也很难说真正的将贪腐的情况给遏制了,有些官员就是拿着高薪,可是依然会大肆贪腐、想要得到更多。
说到底就是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有些人得到了很多之后,还想要得到更多。
道衍随即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整顿吏治就不该是一时的。”
朱允熥认可的点头,他明白这个道理,“大和尚说的在理,吏治一直都是要盯着,这也只能是因时因地来考虑了,很难一劳永逸。”
道衍和夏原吉也都是这样的观点,老朱时期的严刑峻法,确实是暂时的制住了贪腐的风气,让大明的吏治整体上来说相对比较清明。
可是如果到了朱允熥手里,他如果放松了,或者是一个不留意,说不定此前的贪腐风气就要死灰复燃了。
这些都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些也都是谁也不敢保证的事情,只能希望是历任统治者都要注意这方面的事情,也需要根据时局进行一些调整和改变。
“既然朕今天也说了,有些事情就想法子改一改。”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