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玩笑,道:“要不说以前的皇帝都讲自己是孤家寡人呢。”
“嗯,还真是这个理。”
吴淑萍抿着嘴唇点点头,拎了茶柜上的暖瓶给他的茶杯里续了热水。
“杨召从钢城搞了条船过来,就停在对面的码头上,专做经销的业务。”
“他胆子大得很——”
李学武嘴里是这么说,可表情却早就知道的样子。
“在港城见过世面的就是不一样啊。”
“所以你打算把他们轮流送去港城?”
吴淑萍也给自己倒了热水,捧着茶杯坐在了他的身边。
“你就没担心过,撒出去的种子成了蒲公英,一去不复返了?”
“怕——怎么不怕?”
李学武看着报纸上的文章,嘴里一惊一乍地说道:“所以我都还在考虑要不要这么做呢,万一亏了怎么办。”
吴淑萍听出了他话里的调侃,知道他是故意逗自己玩呢。
她撇了撇嘴角,道:“海鲜这个月恢复供应,电器产品可能要收一收了。”
“嗯,京城那边跟我说了。”
李学武抬起头,看着她说道:“欲速则不达嘛,电器不着急,还是以海鲜为主。”
“你说,做文体、文艺用品可不可以?”
吴淑萍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建议道:“既然你们手里有这个资源,为啥不利用这个渠道进行拓展经营呢?”
“可以啊,怎么不可以。”
李学武放下手里的报纸,端起茶杯说道:“这条渠道才刚刚开始铺,文体和文艺用品其实早就在做了,不过规模很小罢了。”
“各机关的文具纸张、体育用品等等,其实消耗很快的,关键是渠道和门路。”
他指了指茶淀的方向,道:“咱们的渠道还很稳呢,你既然有这个想法就做好了。”
“我也是这两天才想起来。”
吴淑萍双手捧着茶杯放在膝盖上,解释道:“我看贸易管理中心用的文具纸张就是京城一监所的。”
“黄干的功劳——”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他现在负责司院的后勤经济,今年可能要动一动了。”
“后勤处处长?”
吴淑萍点点头,了然地说道:“有这方面的渠道和能力,没道理不进步的。”
“不仅仅是这个,”李学武放下茶杯,介绍道:“京城司院有几处不在京的农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