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的从长安之中杀出去,更是让董卓对一员大将,拥有强悍的武力,有多么重要,有了一个更为真切的认识。
在此等情况之下,对黄忠进行笼络是必须的。
黄忠见董卓说得诚恳,且没有提什么收义子,认义父之类的事情,也就没有再推辞,双手接过了董卓手中的印,成为了新鲜出炉的温侯。
董卓见此,不由的开怀大笑。
黄忠这里处理完毕之后,董卓就又转头望向荀彧,询问荀彧立下大功要何封赏。
荀彧道:“在下未曾立下寸功,不敢要什么封赏。
只是这一路与汉升同行,处出了感情,汉升将要前往益州去寻刘皇叔为他孩儿治病,在下也想要跟着前去。
一路也好有一个伴儿。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自从来到了关中之后,在下就多闻刘皇叔之名,想要去见识一下,皇叔到底是一个什么人物。
益州战事不曾结束,我随汉升过去,若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也能够多少出一些力。”
董卓闻言,思索了一下,点了点头:“文若这般的青年才俊,想要前去益州也可以,那边战事不曾结束,文若思虑敏捷,说不得真能立下大功劳。
不过……”
董卓口中说出了说话之中,最为让人深恶痛绝的两个字。
前面说话说的好好的,一旦出现‘不过’这两个字,十有八九事情要就要坏。
谁也不知道这‘不过’二字后面,会跟出什么话……
“不过,还是要有官职在身才好。
文若这般人物,来到了我这里,却是白身,总是不好。”
董卓如此说着,想了想就道:“文若就先任骑都尉吧!
克德一开始才到我手下的时候,也是从骑都尉做起来的。”
荀彧闻言,心中松一口气,只要不是不让自己去益州就可以。
当下就对着董卓施礼谢恩……
……
“汉升,今日时间已晚,咱们今夜先在长安歇息一下,明天一早动身前往益州如何?”
荀彧知道黄忠心中担忧儿子病情,在长安这里待不下去,就说明天一早就走。
黄忠道:“听文若的。
文若叔父荀司空在长安,文若与其许久不曾相见,不妨多停留一日,也好说说话。”
荀彧道:“不必停留多时,有今天一个晚上,便已经足够。”
说罢,又望向黄忠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