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没干掉马谡战死也无妨,汝妻子吾养之,且无顾虑!”
部将:“……”
之前怎么没发现使君和一只狗一样?
…………
…………
…………
自打马谡出道,跟他对阵的将领就没有一个好下场的。就算在战场上没吃亏,随后也会发生各种离谱的事情让你变得极其倒霉。
比如隔壁东吴的大都督陆逊,在诸葛亮东征时和马谡就只通信了一次,在战场上就没碰到过。结果这几年在江东流言四起,虽然没到声名狼藉的地步,不过也不好过。
王昶比较迷信,这种破事他才不去碰呢。甩给部将为先锋去对阵,自己假装透明人躲在后面看戏就行了。
若是能赢,那是自己识人之明,首功还是我的。若是输了,那也是临时工的错,我就负一个连带责任。
总而言之,不要小瞧这帮出身世家官场老油条。干事的能力或许不大行,但推卸责任的能力绝对堪比泥鳅。
随后在王昶的安排下,魏军出兵三万,由自己的部将王盛为先锋前往棘水驱赶马谡。自己亲率一万兵马跟随在后,名义上是护卫粮道,实际上就是来看戏的。
只要见势不妙,王昶带着人就掉头跑路。
就这样,前后魏军四万在王昶的部署下,自定陵杀奔而来,要把已经渡过棘水的蜀军驱赶回昆阳。
这个年代,军队渡河是个精细活,稍有不慎就容易队伍混乱。尤其是在渡河的中途,部队会处于一个极其脆弱的状态。
渡过河的士卒一时间无法结成军阵,队伍处于松散时刻,主要部队还没过河,这种情况就被成为半渡。
读过兵法的,一般都知道半渡而击的策略。要是运气好一点,甚至可以以此为机会大破敌军。
也正因为如此,一般渡河之前都要提前派先锋部队乘坐小船趁夜过河,先在河对岸建立滩头阵地。
而这一次负责先锋过河的,自然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马谡亲自率领了。
因为水淹三军,马谡本部骑兵损失太大,活下来的也大多在养伤,马谡没办法带一两千骑兵先过河放纵了。没有了硬件支持,加上兵力太少王平不让他走,马谡只能凑了两千荆州旧部跟随。
此次先行渡河,马谡带了两千步兵与五百骑兵,其中本部骑兵只有百余人。总体军队素质跟马谡本部比起来差距太大,让马谡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这种极度没有安全感的处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