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块传国玺没有严重的包浆,说明是长期埋在土里。
玉生包浆,年代越久,包浆就越厚,传世玉器生成包浆很快,有二三十年变可显现,入土生成包浆就很慢,最快也得百年以上,不少的玉器在地下永远也不出包浆。
听着文官们侃侃而谈,朱慈烺不得不佩服,这些大佬确实牛逼!
什么叫专业?这就叫专业!
这块玉玺经过知识渊博的文官们辨认,最终确认无疑,此玉玺是真货,正是秦朝时的传国玉玺!
“陛下,传国玉玺现世,实乃可喜可贺,普天同庆!”
“吾皇,天命所归,玉玺,国之重器,天下之幸!”
奉天殿中,群臣看着龙案上的传国玉玺,一个个就像打了鸡血一般,表达着激动的心情。
太上皇也激动的面色潮红,这枚传国玉玺是皇帝“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虽然大明得国最正,但一直没有获得传国玉玺,太祖皇帝朱元璋找了一辈子,最终还是抱憾而身。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只见太上皇朱由检缓缓拿起龙案上的传国玉玺,捧在手中端详了好一会。
“陛下,如今天下一统,国泰民安,政绩显赫,臣建议陛下赴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并将此事昭告天下,以慰天下黎民!”
杨士聪的声音很大,在大殿中回荡良久。
沉浸在激动中的太上皇被惊醒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是太上皇,这事目前好像跟自己的关系不大......
他抬眼扫视了周围,果见一些大臣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
太上皇双手端着传国玉玺,走到朱慈烺身边,将之递了过去,并说道:“挺沉的,你拿好了。”
朱慈烺含笑双手接过,随后将这个一千八百年的老古董一手托在掌心。
最终,朱慈烺将传国玉玺举起,一脸正色道:“我大明,黎民长寿,国运永昌!”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大臣躬身行礼。
朱慈烺从前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但是从他到了大明的那一刻开始,他的思想就彻底转变了。
杨士聪再次提议,希望朱慈烺去泰山封禅。
朱慈烺直接否决了,道:“泰山封禅就不必了,礼部准备一下时日,朕要去神烈山孝陵祭祖!”
自从宋真宗泰山封禅后,再也没有哪位皇帝在泰山举办隆重的封禅大典,原本的一锅好汤,却掺了宋真宗这个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