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多年来,自己和大王之间,并未和大王在某些重要事情上,有重大异议。
诸多政事,一同商讨,便是颁布下去了。
灭楚之后,那种别样的感觉越发明显。
思忖良久,王绾有所得,或许是自己同大王之间原本就有隔阂,只是随着诸夏归一,逐步凸显了出来。
大王!
绝对是一位不逊色任何一位秦国先王的英主,这一点王绾可以确定,万分确定。
少年登位,自己也曾在文信候面前语落,尽可能让大王参与政事,君臣终究有别。
奈何,文信候没有在意,后来有了嫪毐之事,文信候自身也遭劫,大王彻底亲政掌权。
自己的才学,自己知道,相对于李斯、尉缭、武真侯那般……,不算出色,甚至于略显平庸。
处理政务上不成问题,可是在一些长策大略上,没有他们出色,大王重用自己为相邦,应该是为了灭六国尽可能的稳定为上。
念及此,王绾不由一笑。
好在,自己没有令大王失望,一直到诸夏归一,自己都没有令大王失望,算是可以好好的舒缓一口气。
李斯为廷尉,应该非大王随意提拔的。
秦廷之内,廷尉位列中枢要职,其下还有许多要职,大王如此,明显要大力落在廷尉府。
一天下之后,定然有诸多变化。
廷尉府会成为百多年前,商君变法之地,从廷尉府的职责来看,是那般。
自己并不反对,因为李斯有这个才略。
却是自己不是很认同李斯所行之策,因为……自己曾亲自参与编撰《吕氏春秋》。
自己深刻明悟《吕氏春秋》之言。
商君之法,适合秦国,却不是永远的适合秦国,这一点文信候当年曾说过。
商君之法,有着极大的好处,所以变法以来不过百年,秦国独霸独强。
然而,万物不会永远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商君法令之下,老秦人田亩所得财货泰半入府库。
还有商人所得,近半被抽取。
那不是一个正常的秩序,身为商贾出身的文信候对自己这般说道,所以,在庄襄先王薨逝之后。
便是对于秦国政事有所改变,奈何,大王亲政之后,文信候之策尽皆被废去。
自己觉得文信候所言很对,所以……一直坚守文信候所言宽松怀柔之法。
可惜,燕丹谋秦,至此,自己不在多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