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兵马攻城经验本就极为丰富,即便六安乃是大城,面对这样擅长打攻城战的对手,尤其还是前后两路人马时,只有五千人马的黄盖也有些不自信了,最关键的是,他这五千人马大多乃是新卒,降军,而非孙策军中的精锐。
因此,在得知六安失陷的消息之后,黄盖彻夜未眠,辗转反侧,最终还是选择了派出信使,前去舒县城外告急。
他知道少将军对王政的重视,也清楚若能对徐州军实行斩首行动,则大局已定,可如今黄盖却更担心舒城未下,六安反而会先一步失守!
听到黄盖询问,左侧一将回道:“禀将军,黄巾贼寇在我城后,亦布下了一彪军马,将军所遣之出城信使,之所以没有回音,估计却都是没能冲破阻截。”
另一将也在旁附和道:“末将方从城西过来。在城西的城头上,远远望见,阻截我信使的黄巾贼寇高高打起有一面旗帜。末将遣了探马去看,却见其上是写了一个‘吴’字。”
“吴?”黄盖蹙起眉头:“除了贼军主帅吴胜,贼军之中还有谁人是姓吴的?”
众人俱都摇头,方才出言之人道:“据说王政这厮便是出身于青州齐郡赵县的吴家村,吴乃该村大姓,想来昔日同他起事的吴姓人应也不少,只不过近水楼台,至今依旧籍籍无名,量来也是无能之辈。”
有人此时问道:“会否便是吴胜的本部呢?”
“吴胜乃是三军主帅,怎会亲自做这点小事,”那将摇头:“应无可能。”
“此事不必深究了。”
“贼寇奸诈,世人共知。”黄盖想了想道:“贼寇奸诈,世人共知。奈何我军不备,中了他计。如今,黄巾贼寇大军压境,且已切断了我军的外援,诸位,计将安出?”
“将军不必过于忧虑。”
一将答道:“六安与舒县虽相隔颇远,但与合肥却不过两三日的路程,合肥沉陷,贼寇压境,声势甚大即便贼人阻隔内外,料来少将军早晚必知,长短无非数日,也许他们就会把援军备好、派来,至于当前形势,别无它法,以末将看来,不过八个字罢了。”
“哦?”黄盖侧目望去:“哪八个字?”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那将回道:“咱们此时要做的便是,坚守城池,等待援军,六安城中存粮甚多,足可够供应我军数月之吃用,又且六安城坚,便了多了合肥那一路的贼寇,欲要前后夹击,我军数目亦然不少,足可守御四方,滴水不漏,其定然难以速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