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敢来寿春,他也同样不敢奔赴襄阳,这事最多只能遣使沟通。
王政心里也自然清楚此事,他之所以敢于将自家的谋划部分透露给曹操和刘表,便是看准了两人皆与袁术素有仇隙,一方面他们乐于见王政和袁术发生内讧,主动泄露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便是因为即便两人告知袁术,袁术也未必会相信,更多可能是以为刘曹挑拨离间。
而这方面他早已提前和刘表沟通过了,毫不担心自家的谎言被拆,心头一松,羊喜大笑,一脸敬佩地赞道:“袁公杀伐决断,雷厉风行,真乃大丈夫也,政十分佩服。”
“能和袁公这样的英雄共举大事,何愁功业不成?”
袁术矜持欢笑,当夜酒散,次日一早,他即与王政联名派出了两个使者,赶赴荆州。
同一时间,已从六安赶到合肥的郭嘉政用种种的借口绊住杨弘,等杨弘终于检阅天军完毕,转回寿春复命的时候,荆州的使者早已到了,甚至连如何进攻许都的整体战略部署,也基本上已然定下。
杨弘连连跺脚,心急如焚地闯入旧楚王宫上,极力劝阻,但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袁术心意已定,却是再难更改。
如果说当日庆功宴上答应王政,袁术还有些头脑发热下的一时冲动,现如今,连续几日的军议筹划,王政、蒯良两人的一唱一和,早把他的决心彻底坚决。
蒯良正是这次荆州派来的使者,此人既是刘表帐下的第一谋士,本身又是个巧言善辩之人,他的几番话术下来,早已把袁术架到了一个下不来台的位置。
先是说什么“王州牧初提此议时,无论在下还是主公皆以为袁公未必会同意参与,一则此战的确颇有不利之处,胜败难料,二则扬州刚逢大乱不久,元气未复。”随后则对袁术一副肃然起敬地模样赞道:“不料袁公如此忠勇,果敢,真英雄也,有此豪情奋勇,果然是康慨荡寇,势不可挡!吾主听闻之后,也必当敬佩不已,甘拜下风。”
袁术与刘表也是老对手了,自然知道蒯良的地位不低,乃是刘表的亲信谋主,而正因如此,敌人的重臣这般先抑后扬,言辞恳切,反而越让他志得意满,意气风发。
桉几上放的是寿春士子呈上的颂扬诗文,耳边听的是老对手由衷的佩服称赞,前边有功成名就的荣耀欢快招手,后边是就算失败,也是刘表首当其冲,王政上前背锅,自家的风险最小,袁术根本没有理由在此时抽身而出。
再说了,那曹孟德才几万人马?
本侯与刘表、王政三人合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