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而言,一个人的武艺与其意志,往往成正比。
或曰,任何领域,取得巅峰成就的人,大多意志如铁。
姚平仲的武艺,不可谓之不强。
然而此人的意志,艾玛~╮(╯▽╰)╭,一言难尽。
方七佛、鲁智深四个团团将他围住,虽晓得稳操胜算,却也都各自提防,毕竟困兽犹斗,这等猛将暴起搏命,说不定就带了哪个去垫背。
不料这厮把眼扫视周围一遭,脸色渐渐苍白,忽然插枪于地,把眼一闭,语气充满消沉:“是好汉的,给姚某一个痛快,莫要零零碎碎叫我吃苦。”
鲁智深眨了眨大眼,奇道:“怪哉,洒家们何尝说要杀你?”
姚平仲一副灰心丧气之态,摆手叹道:“既为所擒,无论生死,声名已然尽丧,前途亦必无亮,纵不杀我,又有何面目去见军中袍泽?“
方七佛见他这副颓态,亦是诧异,试探道:“既无面目去见故旧……莫非将军有意投我永乐朝?”
姚平仲翻个白眼道:“姚某久闻你是贼中智囊,文武双全,如今看来,徒有武艺罢了。你这伙反贼虽然小胜,覆灭之局终究难免,我若投伱,不止胆怯,更显愚蠢,连我养父姚古也要蒙羞。”
随即再叹,不耐烦看向众人:“若要杀我,便请下手,若不杀我,放我自去寻个大山隐居,再无颜见世人也。”
鲁智深等闻得这番言语,都不由面面相觑,只觉此人思路古怪之极。
看官听说:若按原本时空,童贯为讨方腊调动西军,虽然讨厌这姚平仲,却晓得他一向沉勇,故取之同行,方腊既平,平仲功冠诸军,见童贯曰:“不愿得赏,愿见官家。”童贯愈发不爽,还朝之后,王渊、刘光世等皆得召见,独不许姚平仲面圣。
直至金人入寇,西军勤王,钦宗即位,闻其勇名,召对福宁殿,姚平仲始偿夙愿,激动之下,“请出死士斫营擒虏帅以献”,钦宗壮之,厚赐金帛。
姚平仲当夜出击,连破两寨,皆是空寨,始知中伏,金军四面杀出,宋军大败,姚平仲杀出重围,羞惭难耐,乘青骡奔逃,一昼夜狂奔七百五十里,本要去华山隐居,又觉得华山太近,于是直奔蜀地,先至青城,复至大面山,钻进采药者都不会涉足的深山,这才止步,觅个石洞隐居,五十年后方才再度出世。
要知有宋一朝,领军打仗,只要不是恶意弃阵,力战而败,很少会加以问罪,南宋中兴四将除岳飞外,都有不少败绩,甚至屡战屡败如刘光世,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