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屏幕背后不住地点头。
真的是太有画面感了!
樊汀心中更是有一股难以言喻的佩服油然而生。
以前,他可没觉得古人有多厉害,好像他们接触的信息没有现代人多,自己就有一种优越感一样。但现在看来,古人一点也不差,他们甚至还如此超前!短短几句诗,就能写得跟一千多年以后的短视频一样,让人见字如见画......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无际的落叶、草木,因为首联中提到的寒风萧萧地飘落而下,而沙洲旁边的长江也是汹涌澎湃地奔流不停。这里镜头推进,从刚才的大全景,推进到叶子纷纷飞落,推进到长江浪涛翻滚,显然是用了近景甚至是特写。
它同时也在快速地切换景色,加快节奏,从而表现出更加强烈的情绪感染力!落叶的窸窣、长江的汹涌,代表的是杜甫先生对自己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悲怆!
这还只是对景物的描写,拍景物的画面,后面才是写人!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将自己拖着年迈的身躯漂泊他乡、独登高台的画面呈现给了大家,再给一个鬓发俱白、苦难刻满脸庞的老态一个特写,最后镜头停在了他本应重阳登高喝酒,却又因为年纪、病痛无奈搁停酒杯的动作上。
字里行间、镜头语言,都没有说到他的遭遇,但每个景都在呈现着他的孤独、他的郁郁不得志!就好像大师的电影一样,每一个镜头都可以让我们如痴如醉地解读数十遍、数百遍,然后每一次还会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感悟!
这就是唐诗的美,也是它能让我们即便是过了上千年,也依然愿意去朗诵,愿意去欣赏的佳作!”
杨谦确实是跑题了,光是一首唐诗,就让他解读了十多分钟!
但从观众们的弹幕来看,大家似乎听得还很畅快?
“话说,我是来到了百家讲坛吗?”
“忽然觉得杨老师给我们讲讲唐诗也不错,听起来很有意思!”
“《登高》这首诗,当初如果有杨老师给我这么讲,我肯定能轻松背下来!”
“杨老师入错行了啊,去写什么歌?明明可以当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的!”
“杨谦以前好像是读新闻专业的吧?听说文笔还不错!”
“杨老师以前可是发表过很多作品的,诗歌散文都有,要不然怎么会写歌写得这么好?”
“已经是跪着在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