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破坏这些架构,想要否决内阁的决议,其实是完全做得到的。然而这样私心自用的结果,不仅会让东方这个古老国度重新走上治乱循环的老路,恐怕也会彻底毁了这个国家摆脱帝王制度的信心。
对外方针政策在年会上定了,总体来说,就是以对辽国全面战争为主,同时与其他国家友好共处开展贸易。为此,杨鹏和内阁下令段志贤麾下的十万直属军团大军从蒲甘北调回北方,燕云十六州、大同府路、太原路、宁夏路的军府军全面动员,民军也进入三级战备状态。杨鹏被内阁授权为北伐统帅之职,总管北伐诸项事宜。在杨鹏不在的时候,韩冰留守汴梁监国。
内政方面,继续加大修桥铺路的力度,全面推广军械场发明的新技术到民间的生产之中;批准修筑海塘疏浚运河以及黄河的计划,令左谋为专办大臣负责这项自大明建国以来最为浩大的工程,监察部总管黄巧云将亲自监督这项工程的实施;施行新的旨在促进贸易和工商业发展的改革措施,以期国家经济能够进一步快速增长,这许多改革措施中最核心的一点便是取消了许多过去需要官府审批的手续,同时废除国内各地区之间的所有关税障碍,而海关税率也向下调了一点。
在官府官员选拔制度上的改革可能是最让老百姓感到震撼的。皇帝和内阁决定,在除开宁夏地区、吐蕃地区、蒲甘地区、大理地区和达卡地区之外的各地,自州以下施行主官普选制度,各地的百姓可以选举自己的心目中的主官,而自认为有能耐的人则可前往当地选举衙门报名,不过这并非是无条件的,只有得到至少五千百姓签名的本地人才有资格报名;另外,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律法进行严惩。这项制度一经推出,便在百姓中间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令绝大部分百姓感觉到,自己似乎真的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了;当然怨恨者是少不了的,那些个儒家的遗老遗少,原本还期望杨鹏有一天会改弦易辙重回正道,却没想到他竟然越走越远了,这简直就是离经叛道尊卑倒置的歪门邪道啊!他们在失望到极点的同时,对杨鹏和整个大明的恨意更深了。
在教育方面,杨鹏打算进一步加大他那些现代知识的教育比重,同时在各地进一步加大官学的覆盖范围,争取在新的一年内,中原所有县城以上的城市,以及宁夏等地所有州以上的城市都完全覆盖到。关于大学,进一步明确了许多细节问题,同时也明确了分配制度。大学学子依旧由官方统一进行分配,基层将要开战的选举制度基本上不会影响大学生的分配制度。不过再如何分配上,进行了明确,并且将设立专门的机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