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幕上,两套制导系统对应的绿灯全部亮起,证明弹载电子设备经过了低温、振动、大过载和高速度的重重考验,仍然可靠地发挥了作用。
当然,在如此惊人的速度下,能够回传部分关键信号就已经非常不易。
至于导引头具体捕捉到了什么,又是如何分辨目标,就只能从命中情况和末段弹道数据进行推演了。
雷达探测到的信号已经到达了靶场区域上方。
在场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结果,只在几个呼吸之间……
……
与此同时,陇原西部某地。
靶场上空。
高精度的惯性导航系统已经按照程序设定,把弹头精确带到了发射前被设定好的坐标位置。
按照正常的控制逻辑,接下来只需要按照当前弹道直接扎下去即可。
但第二套弹载SAR雷达却已经捕捉到了不一样的成像画面。
这个为本次测试而专门改造过的靶场并不只是在地面上画了个十字线。
而是用特种水泥和涂料在方圆两公里左右的范围内铺设出了多种轮廓清晰的模拟靶标。
在SAR的视野当中,这些靶标的雷达反射率与作为背景的沙地完全不同。
电光石火之间,弹载计算机将经过最大程度简化后的目标轮廓与事先记录过的几个关键特征值进行比较。
很快从中分辨出了棱角最多、特征拟合程度最高的一个。
但却位于视野边缘。
如果按照现有轨道继续飞行,显然无法命中目标。
下一个0.1秒之内,末端优先级更高的SAR雷达接管了飞行控制系统。
位于导引头后方的两组正交滑块几乎同时开始运动,控制着整个弹头进行幅度很小但频率极高的姿态调整——
其实单从提高末端速度的角度来看,头体分离并不是个完全必要的设计。
弹头内部的加速发动机完全可以由工作时间更长的主动力段来取代。
但单级设计意味着飞行体质量更大,需要更强的力矩来克服惯性。
这对于没有大面积方向舵的验证弹来说,无疑是个大麻烦。
而一个相对灵巧的弹头,则无需顾忌这些。
在正交滑块的调整之下,SAR雷达逐渐将视野中央稳稳对准了自己分辨出的那个“特殊目标”。
然后,向飞行控制系统发出了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