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别管他们怎么当官,但明面上这就是他们做官的目的。
至于另一封信,自然是给广东谭纶的,魏广德不确定自己的第一封书信是否说动了他,所以顺便又给他去信一封,催催,看能不能促成此事。
浙江那边,和倭寇勾接太深,他已经失去了联络的兴趣。
之后的时间,魏广德就不断召见吏部稽勋司和考功司的郎中、主事,和他们谈话,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对其中持比较激进思想的人,记上小本本,这些都是要密切关注的。
至于文选司和验封司,那是赵贞吉负责的部门,和他无关。
在大明朝,虽然礼部清贵,也最接近内阁,但六部实权要讲排名,肯定还是吏部最大,因为他直接管着天下官员的乌纱帽,所以轻易不会有人敢得罪吏部官员。
而在吏部四司中,又以文选司和考功司权利最大。
文选司全名叫文选清吏司,掌管中央和地方所有文职官员的额缺设置和品级,以及官员的选授与升迁调补等。
所以,文选司是负责选拔官员的,中央地方那个岗位缺人,这个文选司就开始挑人,这在古代相当肥,特别是在官僚制度成熟的朝代,谁到哪里任职,基本上都是他说的算,可排第一。
这块最肥的差事,向来也是吏部左侍郎负责掌管,魏广德这个右侍郎只能在一边馋的流口水,却什么也做不了。
即便赵贞吉也是刚回朝不久的官员,魏广德也不好轻易插手文选司的事。
值得一说的是,赵贞吉也是陈以勤的老乡,嘉靖四十年因为得罪严嵩而被罢官,隆庆朝才被召回,这其中自然有徐阶翻案和陈以勤暗中出力的影响,否则他也是很难一回朝就坐上这个位置。
魏广德管理的考功司虽然不如文选司影响大,可也不小。
考功清吏司,负责官吏政绩考核、掌管官吏的升职降职和罢官,凡内外官给由,三年初考,六年再考,并引请九年通考,奏请综其称职、平常、不称职而陟黜之,陟无过二等,降无过三等,其甚者黜之、罪之。
虽然不能选拔官员,可却执掌官员的帽子,给定个“不称职”的评价,这官也就当到头了。
坐在这个位置上,魏广德当然不会一事无成,实际上他现在已经开始着手筛选、确定徐阶的门徒,特别是那些潜藏起来的人。
至于目的,自然是准备在需要的时候用来反制徐阶,对凡是涉及初考、再考甚至通考之人下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