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为了降低宁波口岸的吸引力,他下令禁止生丝出洋,即便有人愿意铤而走险来到江浙地区,也买不到生丝,自然也就不再去了。}
{直到乾隆二十七年(1762),随着一口通商政策的尘埃落定,皇帝才在英国人的请求下,再次放宽了生丝出洋的禁令。}
{不得不说,大清这时候还是有颜面的。英国人倾向于认定不能再派私人代表去解决问题,要想调整英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必须派出英国国王的正式使节,见到北京的皇帝,这样才能把事情说清楚,并达成新的协议。}
{这才有了马戛尔尼一行。}
……
【英国政府与清朝政府取得联系。】
【这项工作由位于广州的英国商会与广州“洋行”对接。】
【申请书一递上去,乾隆立刻同意了,同时作为恩典的一部分,乾隆允许英国人选择一条特殊的进京路线。】
【之前所有的外国,不管是西方的还是东南亚的使团,都必须按照中方惯例从广州登陆。】
【之后由中国政府负责将他们从陆路和运河一路颠簸送往北京觐见,之后再折腾回广州。】
【当乾隆听说英国人的礼品太贵重经不起颠簸时,特许他们在天津登陆,就近前往北京。】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皱着眉头看着天幕。
他大约有点理解乾隆的想法了。
有一点他可以很确定,那就是清朝并不反对对外贸易。
最起码乾隆肯定不反对。
理由很简单,乾隆的个人收入一定有很大一部分就来自关税!
你想让他断了自己的贸易那就等于是断了他的财路。
谁敢断他财路,他就敢断谁九族。
以己度人吗。
刘彻很理解。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而为什么这么限制英国人,应该还是华夷之辩的潜意识了。
但是……
刘彻依然紧皱眉头。
如此行为不免有点小家子气了。
……
天幕上。
一条海路图平铺在案几上。
一条卡通小船顺着航线从『英国』到达『天津』
……
【乾隆五十七年(1792)九月二十六日。】
【英国使团离开英国,经过大西洋上的马德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