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现在特效行业十个公司九个亏,特别是国内稍微对特效有一定要求的电影,又都会去找国外的公司,对国内特效公司就更是不友好了。
“公司看着安排就好,我现在的主要精力会放在拍戏和节目上。”
韩家栋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
任仲伦心底稍安:“那去好莱坞学习的事……”
“你让人联系许琴,她会安排。”
对于公司花这么大力气发展特效技术,韩家栋自然是支持的。
国内的影视公司,别说国企,就是私企,现在也没有哪个公司有发展特效技术的意识。
一个是用到的机会少,完全不需要费力去搞什么特效,需要用到的时候花钱去找外面的公司就好。
另一个就是,现在搞特效,确实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短期来看,去外面找特效公司也确实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但从长期来看,这显然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以后特效的费用只会越来越贵,就像卡梅隆拍《泰坦尼克号》时,在特效上的花费才一百万,到《阿凡达》时,这个数字已提升到1.5个亿美元!
国内的电影在特效上的花费很难达到《阿凡达》那个层次,但随着国内观众的胃口被好莱坞的特效大片养刁,国产电影想发展特效大片,也只能尽可能提高特效水平。
到时光特效上的支出,就少则几千万,多则上亿。
而成本的增加,又会导致风险变大。
为了控制风险,国内的电影公司就会下意识减少特效大片的拍摄。
这无疑不是个好现象。
现在称霸春节档的是《非诚勿扰》这种小成本电影倒没什么。
毕竟现在无论是国产电影,还是国内的特效技术,都还处于一个很落后的情况。
但如果十多年后在春节档霸屏的还是像原时空那样的一些小成本电影……
不,也不能说是小成本电影。
毕竟人家成本好几个亿呢!
只不过人家八九成的成本,都花在了演员片酬和营销上。
一个全年最火爆的电影档期,票房冠军是一部无特效、无大场面的电影就算了。
整个春节档,最有视觉冲击力的电影竟然要属动画片。
国产电影发展到那种地步……
甚至“发展”这个词都有待考究,毕竟是“发展”还是“退步”,还真不好说。
而如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