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高丽,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准确来说,它先是大魏的属国,然后又变成了辽国的属国,高丽国王是辽帝的臣子,称辽国为天国上朝,称辽军为天兵,但凡国主继位、世子册封,甚至国主娶老婆,都要事先向辽国报批,辽帝批准后才能做。
当然,既然是辽国的属国,那高丽显然是不能和大魏眉来眼去的,但架不住辽国是外来户,在魏辽之前,高丽就跟着汉人混挺久了,眼下只是辽国就堵在家门口,不当墙头草不行,所以私底下高丽与大魏之间的贸易从来都无法断绝,甚至还比当初高丽向汉人称臣时还多。
而辽人也不是没打过高丽的主意,入侵高丽显然是不划算的,但让高丽出兵进攻大魏,是很可以考虑的。
辽人唯一没考虑到的是高丽的军事实力。
要知道高丽从李氏兵变,成立李氏王朝后,就基本没打过什么仗,所谓“百年平宁之世,民不知兵”可不是说说而已,那鬼地方本来就不大,又没有外敌,谁堵到家门口就跟谁混,自然不需要大量的常备军队,所谓军队就是个混饭吃的地方,军事素质极差,连民兵都不如--之前也有倭寇跑到高丽去讨饭吃,听说几百个人还差点一路砍到高丽的王都,比发生在魏国江南的倭乱还离谱。
就这么一帮子人,辽国也敢让他们上战场,不得不佩服一声有勇气,魏国的军队就够窝囊了,可高丽凑出来的仆从军到了北境的战场后,只是一个冲锋没怎么死人就开始溃败,连累得后方的辽国大军都出现了混乱,自那之后辽国就再也没提过让高丽出兵攻魏的事情,除了每年的朝贡外,就干脆放任这帮人在那半岛上自己玩开心。
不过高丽虽然在军事上十分差劲,但得益于中原文化的熏陶,他们搞起政治斗争来可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的高丽由李氏王朝掌控,但内部却分为了两大派,分别是“东党”与“西党”,进朝廷当官根据出身就分了码头,最后抽象的是这种党争闹了几十年后,东党又分裂成了“南党”与“北党”,东南西北都凑齐了,每年各种政执风波层出不穷,动辄就是一片人头落地,后面爬上来的接着干,一点也不消停。
这就是如今的倭国与高丽,虽说从表面上看去差别很大,但实际上两国都不是一般的乱,就这个状态,说句实话想要挑起两国的战争好让魏国有机会捞一笔,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饶是顾怀早就做了心理准备,在看到这些资料时也久久回不过神来--如今的中原热闹成这样,西夏女真大魏围攻辽国,处处硝烟城城血战,可在外围,西域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