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终于荡平戎狄,击败归戎部,征服彭戏戎,把秦国的版图推进到了关中地区的中端。
公元前660年,秦穆公继位,此时的东周已经衰落,各个诸侯国不再受周天子的管控,纷纷走上了争霸之路,秦国也是其中之一。
萌生了争霸想法后,秦穆公不愿再止步于西陲,他想要东进染指中原,不过当时晋国刚好挡在秦国的东方,秦要东进就必须突破他们的封锁。
公元前628年,郑文公和晋文公都病逝了,秦穆公认为这是偷袭郑国的天赐良机。他派兵东出崤山行军,没想到秦军的踪迹还是被郑国商人弦高发现。
弦高一边派人通知郑国,一边假称自己是郑国的使者前来犒赏秦军。
秦军将领见此知道偷袭的计划已经败露,郑国也有所防备,只能退兵回国。没想到回国途中秦军又在崤山地区中了晋军的埋伏,崤之战中秦军全军覆没,连主帅都被晋国俘虏了。
崤之战失利后,不甘心的秦穆公又先后发动了彭衙之战、王官之战,但在这两场战役中,秦军依旧没讨到什么便宜。至此,秦穆公只能放弃东进,转而打起了西戎的主意。
转变战略后,一个人才引起了秦穆公的注意,他名叫由余,此人不但谋无遗策,还跑遍了西戎的每一个地方,对西戎了如指掌。
秦穆公略施反间计,挖了戎王的墙角,把由余敲到自己的手下做官。
公元前623年,秦穆公采用由余的计策攻打西戎,直接拿下了12个戎国,至此秦国疆域扩大了千里,秦穆公称霸西戎,就连周天子都派使臣向秦穆公祝贺。
实现报复后,秦穆公很快就撒手人寰了,接下来的几任秦君都奉行联楚攻晋的政策,直到公元前573年景公即位,在晋悼公的治理下,晋国扶摇直上,一日千里,秦国也没了和晋国分庭抗礼的实力。公元前546年,晋楚弭兵之会后,秦国也转变,与晋国重修旧好。
公元前506年,楚国都城被吴国攻破,眼看要失去一个盟友,秦国派兵援救楚国,还帮他们击退了吴国,楚国这才免于灭国。
公元前453年,晋国也出现了危机,韩、赵、魏三家大夫架空了晋国国君,自己掌握了权柄,他们虽无诸侯之名,却已经有了诸侯之实。
公元前422年,卫国逐渐走向强大,随后他们又拜吴起为将,让吴起攻下了秦国河西地区。
公元前389年,为夺回河西,秦国发兵50万,与魏国决一死战,史称阴晋之战,没想到这场战争中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