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技术领先的半导体企业。
后世三星手机哪怕是丢掉了华夏市场,仍然也是全球销量数一数二的存在。
根本原因就是人家掌握了手机产业全产业链的东西。
从芯片、内存到屏幕、电池,人家统统都可以在集团内部搞定。
这种模式下的成本竞争力绝对是惊人的。
采取类似模式的就要数华夏的比亚迪汽车了。
所有的汽车企业里头,比亚迪汽车的自制零件比例绝对是最高的。
大部分的零件都可以自己生产,哪怕是一些不自己生产的也不完全是因为技术搞不定,而是有些不适合去投资。
比如轮胎和玻璃,各个汽车厂都不会自己去搞。
但是只要你掌握了话语权,多个轮胎厂和玻璃厂之间可以随便的切换零件,谁的价格低就给到谁来生产,最终成本也是完全可控的。
所以人家的价格能够一降再降,不断刷新大家的认知。
当然,也不断的背刺老车主。
“华夏这些年导入的半导体设备都是美利坚那边采购的二手设备,技术肯定都是落后的。”
“我们没有必要太过关注吧?”
李建喜刚刚成为三星电子的总裁,满心都是想要带着公司追上东瀛和美利坚的技术水平。
对于华夏那边的半导体企业,他还真不是特别的重视。
不过作为市场部部长的金泰,这一次却是表达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这一次的岭南半导体跟其他的华夏国企不大一样。”
“一方面人家是港城那边宝马科技投资的外资企业,并且它们的兄弟企业宝马汽车集团这几年的发展非常的顺利,挣了不少钱。”
“所以岭南半导体的发展应该是不缺钱的,可以大量的投入资金去追赶。”
“这方面的优势,甚至都不是我们能够比得上的。”
“另外一方面,它们一开始就导入了华夏最先进的工艺设备,野心不小啊。”
八十年代的三星集团,还远远没有后世那么的牛掰。
虽然它们已经开始涉足多个领域,但业务范围相对有限,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国际贸易等方面。
此时,三星在高丽上的地位虽然重要,但尚未达到后世那种全球领先的水平。
而到了后世,三星不仅在经济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还通过交叉持股、赞助文化活动等方式深度介入高丽政治与文化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