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指示,先深谢郭公子的盛情厚意,青山绿水,后会有期,我们随缘再遇吧。”
听他熟稔地使用着方言惜别,大家忍不住咧嘴笑开了。
佛图澄依前约放下了重金,窑门外临行时,他再度回头,用温和的目光打量过众人,合掌道:“诸位留步,贫道告辞了。”
众人齐齐揖拜,翘首目送,直到大和尚的身影转出山坳不见了。
回到屋内,武成器低了头,打量着手里沉甸甸的十数贯五株,怔忡地呆坐起来。
“出家人不以钱财为意,不过在下忖度,”子猷健步掀帘而入,见此情景朗声道,“器物唯有在真正有缘人的手中,才值连城之价。”
武成器似醒转般,在长脸上抹了一把,苦笑道:“是,若论技艺,山间作坊遍布,总不乏出类拔萃的,不过法师所器重的,当是小女技巧之内的虔诚,合该是她的造化。惭愧啊,小人整日里心怀生计,忧虑重重,只记挂着赶工劳作,已无暇顾及陶艺的内在了,尽管做到指头发颤,竟与本心相去甚远。”
“才没有,父亲的陶艺无人能及!”珐花听得急了,眼眶泛红。
父亲的手落在女儿的头上,并重重舒出一口长气。
这时,大小陶工一齐涌了进来,个个眉飞色舞,喜出望外。
“东家快来看,出窑了!”
“哎呀,品好色足,保管你们想不到!”
“这一窑烧得也太好啦!”
“什么?”武成器一边揣好钱,一边疾步往外赶,一不小心,脚下打个趔趄,珐华眼明手快扶住。
郭家兄妹紧随其后,走到了才开的窑口一侧。
窑口上有序堆放着刚取出瓷器的匣钵,热浪汩汩,犹未散尽,少姝取出绢帕印了印额头的汗珠,也递给子猷擦擦。
成品多是白底红花瓷壶,齐齐整整地摆放在数排架子上,等待清点,在晨光的照拂下,成片红花闪耀着瓷光,叫人转不开眼。
(白底红花瓷器:据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一书介绍,洪山窑‘早期以烧制白瓷为主,胎体厚重,从窑址遗存的无数瓷片中,白釉划花、白釉剔花、白釉釉下褐彩划花器都可见到,有盘、碗、罐、盖碗、盆、洗等器类标本’,‘采集标本中有一件盆底,风格与磁州窑、当阳峪窑的白釉釉下黑彩划花装饰品种相似,但它不是白地黑花,而是白地红花,色釉非常漂亮,这类标本是介休窑的绝精作品,遗址里很少见’,笔者虽没在介休博物馆看到过这一件盆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