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到过的。”
王父轻轻点头,而王母则热情得多,紧紧握住周紫萱的手,“你一定冻坏了,多烤会儿火吧。”
接着,王建华坦率地说:“我和紫萱正在恋爱,她是个非常出色的女孩,我们打算毕业后就结婚。”
事实上,带周紫萱来农场已经暗示了她的未来身份。
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不是真心对待这段关系,谁愿意陪王建华经历几趟颠簸的车程,在寒冷的天气里来看望他的父母呢?
王家夫妇听到这个消息时,明显愣住了。
王父终于认真打量起周紫萱。他记得儿子信中提及的周紫萱,知道她是王建华在京师师范学院的同学,曾一同在大河村当知青。
王建华常说起周紫萱如何关心他的生活,甚至为他们寄来了温暖的衣服。
现在,王父仔细端详着眼前的女孩,发现她大方得体,眉目间透着贤惠,仿佛天生就是个能持家的好媳妇。
面对家庭的现状,王母对周紫萱感到满意,认为她和儿子很匹配。
但王父心中却有不同想法。他担心儿子的婚姻选择会影响家族未来的出路。
虽然周紫萱人品出众,但她出身农村,这在王父看来是个不小的劣势。
如果王建华执意要娶她,不仅无法借助岳家的力量翻身,反而可能需要承担更多责任帮助女方的家庭。
尽管穿着周紫萱送来的衣服,王父还是难以掩饰内心的矛盾与尴尬。
王建华没察觉到父亲的情绪变化,以为父亲只是因为农场生活的磨练变得寡言少语。
然而,周紫萱敏锐地感受到了气氛的不对劲,心里开始泛起疑虑:王建华的父亲是不是看不上她?
周紫萱一时之间有些迷茫。王家曾经的地位不再,现在的处境甚至不如普通农民。
大河村的生活虽贫苦,但至少没有这么艰辛。
坐在温暖的火盆边,她感觉到脚上的雪逐渐融化,冰冷的感觉从脚下蔓延开来。
想到这里,周紫萱不禁思索,若王家未曾遭遇不幸,她与王建华的关系确实存在差距。
那时的王建华有着光明的前程,而她来自世代务农的家庭。
但现在,两家的情况都发生了改变,王建华虽然考上了大学,她自己也是大学生,两人的距离也因此缩短了许多。她不明白为什么王父会有那样的反应。
周紫萱虽惯于隐忍,但面对王建华父亲的冷淡态度,也不禁感到一丝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