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一句话:“穷学文、富学武”。
这句话说的是人要能够安身立命,穷人家的孩子多学文,勒紧裤腰带学出成绩了能出人头地,入朝为官;富家子弟多学武,家里有钱有势,能够请到名师指导,能够有足够的银子支持专心练武,习武有成、上阵杀敌搏取军功。
这句话不全对,也不全错,大部分是对的:现实中习文练武穷富人都有,大势是读书人的人群穷人家占比是绝对的高;再加上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江南之地变成富庶之地,老百姓的生活较之北方人稳定富裕了许多,“仓廪实而知礼节”,普通老百姓希望自家能出读书人,耕读致仕,但是穷人家读书面临的问题也多,较为显著有三:一日三餐;纸笔和有书可读。为了读书出人头地可以一日两餐、一日一餐;买不起纸笔可以用沙、用树枝替代;可是没有书籍就无法替代了,书店里的书只卖不借,找别人借阅?为了前途竞争出人头地又有多少人肯借、愿意借?好多人巴不得读书人越少越好。这样一来,穷人家及第的事情就变得少之又少。有人说穷人家成为名士的人不在少数,比如东汉豫章县名士徐孺子,那可是享誉南北的名士,他尊师重道,辞不就官的故事广为人知。只是纵观历朝历代,如徐孺子一样成功的穷苦士子又有几人?毫不客气地说,屈指可数!
李元婴增刊书籍,立柱刻书无形之中就为读不起书的士子解决了一个老大难问题,无形之中扩大了寒门士子的队伍。附加举措又为寒门士子持续读书提供了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寒门士子依然不能出人头地,那只能说尊驾确实是不适合走读书的路子。
34250639
西马女王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新番书院】 www.xfbj.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xfbj.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