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发兵增援河内。”
“河内重镇绝不容许有失!”
“一但河内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阮福时闻言,蹙眉道。
“朕也知道该派兵增援河内,但我大越该从哪里调兵?”
现如今越军的兵力也不算富裕,精锐大半都被调去了越北。
虽不至于一点援兵也凑不出来,但需要时间。
可现如今的河内,最缺的就是时间。
阮知方建议道。
“皇上,微臣的建议是可以从太原调兵增援河内。”
“一来是太原距离河内最近,两者时间相距不过百余里,若太原方面发兵驰援,或许能赶得上增援河内战事。”
“二来是,现在在河内掌兵的乃是河宁总督林维浃,与巡抚潘清简,两人都乃明乡人,让他们去掌握河内兵权抵御唐军进攻,终归不够保险。”
“是故,让在太原掌兵的黄维奇率军增援河内,并掌握河内兵权,方可确保无恙。”
阮知方话语中的意思很明确。
林维浃和潘清简这样的明乡人靠不住。
所谓的明乡人,其实也就是大明遗民的后代。
当初满清入关,相当一部分大明遗民并不愿意接受满清的统治,是故拖家带口的离开了大陆,前往南洋躲避兵灾。
这些人便被称之为明乡人。
也就是说,这些人大多发自内心都只认可汉家王朝。
他们之所以会为大越做事,也只不过是故国被鞑子侵占之后的无奈之举。
可现如今,唐军发兵越南,这些明乡人有极大的可能会选择重归汉家治下,以求落叶归根。
汉人对于故土的渴求,是发自骨子里的。
在阮知方眼中,明乡人基本上都约等于即将背叛大越的二五仔,完全靠不住。
如果不是明乡人如今在越南朝中占据着不少高位,影响力巨大,阮知方甚至都想直接把那些明乡人给全部拿下,而非仅仅只是派人去分权制衡。
阮福时闻言,微微颔首道。
“如此也可!”
“除此之外,再通知高平和谅山的驻军,让他们各自抽调兵力,去增援河内战事,不得有误。”
张登桂闻言,当即下拜领命。
“皇上放心,老臣明白。”
调兵的事,当然是由他这个兵部尚书来负责的。
阮福时微微颔首,然后又将目光看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