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新专辑的歌都写的差不多了,自然是狗屁。
实际上许空根本就把给苏芷制作新专辑的事给忙忘了。
虽然两人这段时间几乎见面的次数不少,但每次见面不是在许空自己家,就是去同一个小区的苏芷家里。
谁家正经人都到卧室了,还没事聊什么专辑啊。
不过歌的问题肯定对许空来说不是太大的问题。
如果只是发单曲,许空随时都能掏出一首新歌来给苏芷。
但这次毕竟是一整张专辑,按照目前华语乐坛的大部分专辑体量,最少需要的是八到十二首的新歌。
当然,不是许空拿不出那么多新歌。
而是因为数量太多,选择困难症犯了。
许空答应帮苏芷制作的,自然是非概念性的专辑。
总体来说,实际上他本身承担的,依然还是词曲人的工作,专辑制作人上的工作肯定有,但实际上并不大。
如果单从获奖的角度来说,概念专辑拿年度最佳专辑的机会肯定是要更大的。
但那样的话,对目前的许空来说,工作量还是太大了,而且也不一定能做好。
为什么上一世和这一世,对于所谓的概念专辑,都能够得到大批资深乐迷和乐评人的吹捧。
因为确实单从制作难度方面来看,两者之间的差别相当大。
真正的概念专辑,不仅仅只是基于一个主题来构建整张专辑的所有音乐。
而是能够让听众从专辑的第一首歌完整的听到最后一首,像是经历了一场完整的音乐旅程,看完一部精彩的电影一般。
简单来说,就是所谓的用一整张专辑来叙事。
别看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却相当高。
其中旋律,作词,编曲各方面都需要相当的考究。
甚至连歌曲的mv,都需要好好的精心设计,和专辑本身相辅相成。
至于非概念专辑,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也就是将自己觉得还行的歌,全部扔在一起,整个大杂烩。
稍微好一点的,可能会考虑曲风,定一个专辑主题什么的。
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的歌手,专辑实际上都是单曲大杂烩。
这也是没什么办法的事,概念专辑的确容易获奖,但商业上却很少有获得极大成功的。
更多的时候,歌手发一张专辑,会有所谓的主要推广的主打歌,或者干脆直接以歌曲名给专辑命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