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特定的指挥,擂鼓的顺序,力士们早已经熟悉。
李世民便就带着大臣武将们,欣赏检校这次阅兵。
随着鼓点发出的指令,校场上的队列井然有序的变幻着形态,看不到丝毫的杂乱。
如果先前李道宗说太子练兵,士气如虹,众人还有些不信。
可如今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哪还有不信的地方。
李世民静静的看着,面色很是惊喜。
对于冷兵器的交战来说,最为主要的就是士气。
如哀兵必胜,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这些手段,都是用来提升军队士气。
军队作战,普通军队伤亡比达到一成,基本上就会有扩散的危险。
精锐军队,则能达到两成或三成。
现在太子练的这些兵,保守估计都能达到两成伤亡比,甚至更多。
当最后一通鼓结束的时候,校场上的三百学子安静的站在原地。
即便他们的体力已经消耗很多,可以听到许多喘粗气的声音,但每个人身姿挺拔,纹丝不动。
“好,朕没想到,承乾在练兵一道上,竟会有如此天赋。”
“朕没记错的话,讲武堂开课到现在,还没一个月的时间吧。”
“这些学子,也就操练了半个多月。”
“朕心甚慰啊。”
李世民大声夸赞,为有这样的太子而骄傲。
群臣们面色各异,但也随着叫好。
李承乾神色平淡,深深的看了一眼李世民,而后躬身作揖道:“谢父皇夸赞,我准备往后在讲武堂,便按照此等方法练兵。”
“每日操练半日,余下时间,便是学习兵法理论。”
李世民很是爽快,道:“好,就按太子所言。”
阅兵结束后,李世民也回了太极宫。
临入宫时,便把房玄龄叫了过来。
“房卿啊,你可不能总是藏着。”
“朕记得,你已经在魏王文学馆担任大学士,有不少时日了吧。”
“也是该稍微尽心点了,近些时日,朕也没看到魏王那边,有什么起色。”
李世民淡淡的说道,语气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意味。
房玄龄面色发苦,一声房卿,就是告诫他,不能再摸鱼了,要干点实事了。
他心里也清楚,现在的讲武堂已经成了太子根基,按照如今这等练兵的方式,稍加时日,大唐讲武堂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