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攻打百济,征召士卒恐怕会有些许麻烦。”
“因开荒之事,先前殿下批准大量士兵休沐回家帮忙,这作战之际,士卒们会不会全无心思,只想着开荒,影响士气?”
李承乾手下的士兵,也不可能都是职业病兵,大多数还算是屯田兵为主。
因为这次政策推行的问题,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一个劳力,可就代表了数十亩良田。
按照正常来说,每天开荒半亩地,一月就能有十五亩。
上交七成留三成,也能有个四五亩地。
干两月就能有十亩地了。
这个时代,十亩地的产量,哪怕是交完赋税之后,也能勉强养活普通的五口之家了,再干点副业,就很好的活着,逢年过节,还能吃上一口肉啥的。
所以李承乾特批,麾下的士卒,可以回家帮着开垦荒地。
辽东三百万人口,新罗百万余口,壮年劳动力怎么着也在百万之上了。
这个时期,从十五岁到六十岁,基本上都算劳动力。
这也就意味着,每一天,大约能开荒出来至少四十万亩田地,到官府手里,也就是李承乾手里的七成,就是二十八万亩。
一个月呢,那就是八百四十万亩。
当然,实际上是没有这么多的,毕竟开荒不是说简单的挖土就行,还需要建设水利工程。
但这个数值,也不可能低于每月两百万亩。
理论数值跟实际数值相差悬殊,不是因为贪腐,而是本身很多劳动力还有自己的田地需要种植,不可能说全员去开荒,那已经有的良田不种粮食呢?
不过这个数目,也是非常之大了。
这可是在原本已经有的良田基础上的新增。
也因为开荒太过诱惑,让李德謇担心影响士气。
李承乾呵呵一笑,道:“无事,届时宣布下去,作战之际,开荒所得皆不算数,也好让大家把田地好好维护一番,这样将士们也能安心打仗。”
其实现在已经不用去担心士气的问题了。
很多人只看到李承乾以这样的方式,去调动百姓的积极性,却没看到另一方面。
实则如今辽东,新罗百姓们的利益,已经是跟李承乾绑定在一块了。
这条政策是李承乾发布的,百姓们也不傻,如果太子不在了,还会有人承认这些开荒得来的地契文书吗。
这就是民心,民意。
大唐太子的意志,已经彻底的深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