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朝,没了辽东的依仗,就如同猛虎离山,在长安他便是砧板上的鱼肉,任我等宰割。”
“届时,我们联合朝中大臣,在朝堂之上尽情弹劾他在辽东的种种逾矩行为,父皇向来重视皇权与朝廷纲纪,必定会严惩于他。”
李泰信心很足,今日之魏王党,非昨日之魏王党。
因为太子强势崛起的关系,已然彻底得罪五姓七望,乃至于动摇了大唐天下世家的根基利益。
这使得五姓七望对他倾力支持。
再加上褚遂良,房玄龄,父皇身边两大重臣都站在他这边。
唯一对父皇有重要影响的长孙无忌,现又被派遣到百济担任刺史。
区区魏征,杨师道,又怎么来阻拦。
柴令武点头表示认同,然而依旧一脸忧虑地提醒道:“话虽如此,可太子在朝中也不乏支持者。”
“尤其是那魏征,素以刚正不阿、直言敢谏闻名,对太子更是忠心耿耿,定会为他据理力争。”
“我们还需提前谋划,想好周全的应对之策,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柴令武看得清楚,如今的魏王党势力虽大,然而实际上,太多人并非是支持魏王成为太子。
只是借助魏王来打击压制太子。
他们只是害怕太子在辽东的种种行径,于大唐再次实施。
假若太子愿意放弃于大唐实施新政,那么五姓七望可不见得会想跟太子鱼死网破。
李泰眼神一凛,微微点头道:“这个本王自然清楚。”
“在太子回朝之前,我们必须加大力度,让五姓七望在民间散布更多对太子不利的谣言。”
“务必使长安城中人心惶惶,谣言漫天,给父皇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
“同时加紧联络更多朝中大臣,许以他们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让他们在朝堂之上坚定地站在我们这边,共同弹劾太子。”
李泰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心中已然开始谋划如何操纵舆论和朝臣。
柴令武赶忙说道:“魏王,五姓七望那边虽有合作基础,但他们向来狡猾,利益权衡极为看重。”
“我们需明确告知他们,扳倒太子后,他们在朝中的地位和利益都将得到极大提升,比如在选官用人上给予他们更多话语权,土地赋税方面也可适当放宽政策。”
“至于联络朝中大臣,除了高官厚禄,还可提及日后魏王登基,他们皆为从龙功臣,名垂青史不在话下。”
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