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夏之白这个‘官’挡在前面,他们就是砧板上的一块肥肉,是人都敢动两下,尤其是等到朝廷收回各种机器后,他们更是只能任人宰割鱼肉。
一群人在店里来回踱步,不时有人去街道望着。
终于。
在大半个时辰后,夏之白的身影出现了。
依旧背着那个背篓。
脚步很轻盈。
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方墨连忙迎了上去,主动接过了背篓,问道:“长官,郭侍郎,没有为难你吧?你这前去,真是吓死我了,你要是出了事,京都盐业这些可真就要垮了。”
夏之白放下背篓,轻笑道:“伱一天都在担心些什么?”
“郭侍郎堂堂三品大员,岂会跟我一般见识?”
“没事了。”
“盐已经送到。”
“郭侍郎对这笔生意很满意。”
方墨怔了一下,目瞪口呆道:“一百两一斤的盐?郭侍郎就没意见?”
“这就是特价。”夏之白似笑非笑的回答道,他走向里堂,并不想就此事多说,问道:“明日的请柬,可有发出去?”
方墨连忙道:“都已经发出去了。”
“城中一百多家饭店食舍都发了请帖,根据你的要求,连城中的盐铺商贾都发了,现在那些盐铺贩子,只怕都已经收到了请柬,脸色一定很精彩。”
方墨露出一脸坏笑。
夏之白见状,也是哭笑不得。
他倒不是去故意取笑这些盐商的,只是想将这些人叫过来,告诉他们一件事。
过去的家庭作坊模式,在日后天下已行不通了。
他们必须得做改变。
不然商贾卖不出东西,那就只能等死了。
明初的工商业,其实还是很繁荣的,某种程度上是沾了元朝的光。
元朝是相对重商的朝代,加上各个汗国据有四方,因而元朝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贸易都发展的很蓬勃,工商业在这段时间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虽然经过战乱,工商业有一定的萎靡缩减,但经过十几年的修养,也在渐渐恢复元气。
只是这种恢复是暂时的。
随着朱元璋将全部精力放在对付北元,在洪武三年、七年、十四年,陆续关闭各地市舶司,又接连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大明海上的贸易基本处于中断。
眼下通向西域的道路,又被蒙古汗国控制。
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