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
“别的我不敢保证,我能保证他们在我这干活,盐不会有任何缺少,甚至这些流民乞丐,在我这里工作一个多月,他们的摄入食盐量,赶得上他们过去一年的。”
“你其实也发现了。”
“来的大多是过去的流民乞丐,还有就是一些衣衫褴褛,家境不好的百姓。”
“因为只有他们是为那一口口粮所迫。”
“做工很苦很累。”
“但能活人!”
“他们这一个多月节省下来的口粮,足以让他们一家上下度过漫长的寒冬,我把这些人叫过来,的确是让他们服‘力役’,甚至我要他们服的‘力役’,比朝廷要求的还要时间长,还要辛苦,但他们没得选。”
“因为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人。”
“他们想继续活着。”
“你之所以困惑,是因为你心中的百姓,跟实际的百姓有差别,你看到的百姓是城中那些市民,他们虽吃不了三餐,但两餐还是有的,衣食勉强够用,但天下绝大多数百姓都不是那样的。”
“更多百姓是一户穿一套衣服,一到冬天,更是数着粮食过日子。”
“至于用盐更是扣扣索索,能不用就不用,甚至是刮一下带有咸味的泥和着吃,这才是天下大多数百姓的现状,你过去是元廷的官员,是一名士人,因而你理解不了,也明白不了。”
“你既然读过书,也当读过《论语》。”
“里面有一句话。”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
“我就是这么做的。”
“大明的官员都是君子,只是如今世风日下,天下这一个个‘君子’抢占着利,反过头来偏要让‘小人’去讲‘义’,人心不古,世态炎凉。”
张玉脸色青一块红一块。
他知道夏之白在讥讽自己,不食人间烟火。
夏之白淡漠道:“你们的眼界都太高了,只看得到天下昌盛,却看不到黎民疾苦。”
夏之白休息够了,继续去到了人群中。
望着夏之白的身影跟百姓融合在了一起,张玉嘴唇微微颤抖着,最终长长的叹气一声,心中残余的一些不满跟抱怨,也在此刻化为了烟云。
他明白为何元廷会被赶走了。
因为元廷的官员,从上到下都目光朝天。
根本没体察过地方的百姓。
但大明不一样。
大明的官,终还是有为民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