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世界,探索世界的勇气跟胆量,还有眼界。”
“在治国理念上,朝廷依旧会秉持‘外儒内法’,但在其他方面,却是该进行一定的松绑,要切实的解决回答一些问题,这对于大明看清未来的发展道理很有必要。”
“我跟不少工师有过接触。”
“他们很多人只知道怎么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不应当。”
“唯有弄清其内核其本质,大明才能真正的做出改进,也才能在既有的情况下,做出大幅的提升,大明的学士,就该有探知精神,不仅要有动手的能力,还要想明白为什么要这样。”
“我有理由相信,若是大明把这一切理顺了,大明的发展将会一日千里。”
“因为蒸汽机就是实例。”
“如今通过蒸汽机制盐,已经走上了正轨,用不了多久,就能在天下铺展开。”
“大明如今是缺人的,而蒸汽机的出现,却能大幅减少对人力的需求,若是大明在其他方面也有突破,或许依靠现有的情况,大明就能做到让天下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
“只不过这条路并不好走。”
“需要群策群力。”
“将一些经验,变成一条条纹理,让后人推陈出新。”
“因而杂学只是一个探索跟思考。”
“一种启迪。”
“也当做繁重学业之下的一点消遣。”
“不过大明怎么说也有几千万人,一人积攒一点突破,或许用不了多久,大明对天下的认知就会有极大的突破,到时.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也未尝不可。”
夏之白抒怀的笑了笑,眼中流露出一抹憧憬。
其他人面面相觑。
他们只听到了不务正业。
读书就该以研究学问为主,弄这些有的没的,不是在自暴自弃?
虽然他们心中对此不以为然,甚至是嗤之以鼻,不过夏之白前面说的那些,哪个不比这个更离经叛道?
他们懒得再多嘴,不然遭来夏之白一阵驳斥,也实在是面上无光。
而且若夏之白的想法为陛下采纳,日后这五门课,也将在天下所有学室教习,而他们的子弟,只怕也要在其中入读,而这杂学又何尝不是拉开差距的地方?
其他人见到这些花花绿绿,岂不一下迷了心神,他们的子弟,在他们的督促下,则能专注心神在学业上。
到时科考才能从万千学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