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带路。”
等去到前面,李景隆心有余悸的擦了擦额头,虽然额头上没有半滴汗,只有一头的寒气,但他方才也是有点慌了神,若是自己把太子带到秦淮河畔,保不齐陛下会怎么臭骂自己。
万幸殿下没有察觉。
李景隆为了不让朱标生疑,路上十分的主动,主动讲解起了京都大道的情况:“现在京都大道,夏之白主要经营着四间铺子,一间盐铺,一间煤炭铺子,一间衣裳铺,还有一间是农具铺子。” “农具铺子?”朱标眉头一皱。
其他三间,他多少是知情的,只是这农具是什么说法?
大明农具都是朝廷规划的。
因为自己父皇精通农业,因而很多农具,朝廷都是花了大力气了,已称得上是天下最好的了,他有些不太敢相信,夏之白弄出的农具能比朝廷的好。
李景隆尴尬的挠了挠头,他其实也不太了解。
作为一个官二代,整日哪有那么多闲工夫,去了解城中新开的铺子?
李景隆模棱两可道:“臣我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但从夏之白过去的情况来看,他很少弄费力不讨好的事,恐是在北平那边研究出了一批新的农具,然后就送到了这边,如今天寒地冻,怕是并没有几个人去购买。”
朱标点头。
若是夏之白能研究出更高效的农具,他倒是很乐意见到。
心念间,脚下的步子快了不少。
等到了京都大道,相较于其他街巷的人影稀疏,这条街巷明显热闹多了,街头巷尾不时有人靠着门,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而且不少人身上还穿着绿色的厚实衣裳,跟夏之白之前穿的一样。
朱标站定看了几眼,欣慰的点点头。
他起初还以为夏之白穿的会更好,而在仔细看了几眼其他人穿的,也不得不承认,至少从外表来看,两者没有任何区别,而且款式都近乎一致。
至于街头百姓热议的,无非就是各种家长里短。
朱标并不乐意听。
而朱标一行人的到来,自然也引起了街头人注意,不过并没有人在意,现在这条街可谓是应天府最热闹的街了,每日都有很多人前来,有商贾,也有各种往来的旅人,还有一些慕名而来的士人、学者,甚至还有一些地方官吏,他们早就见怪不怪了,而且朱标从外形上看,跟其他人并无不同。
顶多面白一点。
见无人在意自己,朱标心头微松。
他跟着李景隆,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