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与智慧。不仅如此,魏临风还是他父亲赵简云从小玩到大的玩伴。
刚到真定府时,魏临风便已摆好宴席,热情款待父亲。
在魏临风与父亲的交谈中,年幼的赵霄汉坐在母亲身旁,静静聆听着大人们讨论战事与边疆局势,心中燃起对这一切的好奇与向往。
在边关的日子里,赵霄汉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也感受到了士兵们的豪情壮志。
时光如白驹过隙,随着契丹军势的逐渐消退,边境的硝烟终于有了些许平息的迹象。
此时,齐王接到了回京的命令,但他没有跟随赵霄汉母子二人一同回京,他需要交接军务,等交接完毕再行回京
赵霄汉已经七岁,三年前离开京都,这次即将重返那个曾经熟悉的齐王府。
告别了边疆的小伙伴,踏入京都的那一刻,他才意识到,昔日的记忆早已被现实的改变所冲淡,周围的一切显得陌生而遥远。
赵霄汉原以为生活会逐渐恢复平静,然而南方的吴王却突然发动了叛乱。
吴王的反叛动机尚无定论,这位作为当今皇上亲弟的亲王,曾是助力皇上登基的重要功臣。
然而,他的待遇在所有亲王中堪称优厚,封地位于富饶的江南,皇上所赐的珍宝也总是与他分享。
即便如此,吴王依旧选择了反叛,带着招募的二十万大军直扑开封府。
由于皇上急于收复失地,除了召回齐王外,还派出了他信任的大将军冢子泽,率领三十万禁军,趁着辽国整顿休养之时,力图收复失地。
吴王的叛乱彻底打乱了皇上的计划,京都的防卫力量骤然削弱,守军仅剩五万,而能用的将领寥寥无几。
但所幸冢子泽将军因各种事务耽误了几天行程,大军开拔没多久,回师尚有时间。
但燕朝边疆突然告急,与辽国接壤的城池均受到了辽军的进攻,边关危急。
在这危急时刻,身为嫡长子的齐王决定迎难而上。
他毅然率领仅有 5 万人的岭捷军在真定府的雁门一带与辽军周旋
他拼尽全力,奋勇拖延时间,争取冢子泽平叛的宝贵机会。
辽军在真定府久攻不下,愤怒之下,派人到城下辱骂,甚至向守城的将领许诺高官厚禄,试图拉拢他们投降。
然而,尽管面临重重压力,雁门依然坚如磐石,屹立不动,宛如一座不屈的堡垒。
可惜,面对二十万敌军的狂潮,五万士兵终究难以抵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