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是否适合。
里面学问很多,丛澜脚下踩了两下,只觉得这个制冰公司的团队,真该回炉重造。
放平心态,已经这么糟糕了,还能糟糕到哪里去呢?
·
如果有时光机,丛澜想回到几个小时之前,扇单纯的自己一巴掌。
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更糟糕!
场馆人多、热闹,这些都会使得冰面发生相应的变化,也许不多,但对她们这些选手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跳跃讲究的就是那几乎看不到的细节。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话用在花滑三周四周跳上,真的太合适了!
上午的op丛澜的跳跃算是七成靠谱吧,试了四个4t也成了一半,所以于谨就打算让丛澜继续放在节目里。
然而,等到了女单自由滑,完全不是那样的。
可能是时间过长,也可能是观众们的热情太高,场地里的温度很高,冰面的质量也就变得更加糟糕了。
自由滑出场顺序是短节目成绩排名的倒序,丛澜第二,也就是倒二出场。
六练时,她刚到前场就觉得不对劲。
这里好像,很暖和?
太可怕了,观众席后排离得远不冷就算了,暖和是什么鬼?
这时的丛澜眼皮一跳,但她没意识到有多么的不对劲。
直到她上了冰。
好家伙,丛澜怀疑自己看到了水痕。
零下温度结冰的地方,围栏底部边缘出现了水,还不是补冰留下的那中,冰刀都在往里面陷,丛澜甚至假想自己一路陷到了地核里去。
她扯了扯嘴角,开始思考是不是不要放四周跳比较好,来个拿手的三周作为替代,兴许成功率会更高一点。
她们五个人是最后一组,也是本场分站赛的最后选手。
六练结束,丛澜跟于谨到了后台休息区。
“4t要不要换?”于谨低声询问。
丛澜动了动小腿,皱眉,她也很犹豫。
六练时上了4t和3a,前者站住了后者摔了,滑行上也不是很舒服,跟昨天一样,冰刀抓不住冰。
丛澜有限的赛场见识在这一站真的是被补足了,视野开阔,往后再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选手了!
“还是上吧,”她道,“分站赛,就当是经验了。”
成或者不成,都是经验。
于谨:“你想清楚就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