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平……”
这是他能想到的最直接,最简单的解释。
从国家拉开城市化建设的序幕之后,政府有意识的开始把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往城市集中,用政策引导进城打工的农民在城镇买房。
买房就要背负贷款,个人贷款就是帮着分解银行债务,而银行背负的是国家发行的债务。
这么一圈流转下来,原本没有对标价值的货币有了去处,有了实际价值,相对应的,国家也有了钱,可以继续投资,拉动国民经济向前。
(作者简述:这里面涉及到一套经济理论,货币在印刷出来的那一刻,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国家将货币贷给银行,企业贷款对应帮助银行分解债务,扩大再生产,使得国家发行的货币产生对应实物价值。地产企业更细化,它们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将债务进一步分解,一边生产实物房子,一边将债务化为个人住房贷款。)
这条路,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完成了,基本停止在70%左右的比例线上。
以长三角为例,其实到2020年左右,城镇化率就到70%这条线了。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无需其他任何外在因素影响,长三角的城市化进程也会放缓或进入停滞状态。
地产行业也会从铜铁时代走进夕阳岁月。
所谓的米元潮汐不过是加快了地产行业没落的速度而已,即便没有类似事件,这个行业一样无可避免的滑入衰弱期。
“你的意思是城镇化率一旦停止,地产行业就会萎缩,是吗?”
因为说的简单,姜帆很容易听懂了罗阳话里的意思。
她想了想之后才道:“如果我没有猜错,应该离极限不远了,是吧?”
罗阳点了点头。
其实里面的原因很复杂,远不是一个浅显的城镇化率趋近饱和能解释的。
但是要铺开说,就得从负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讲起,一路讲到外贸顺差积累过多米元外汇,对应增发本币后需要资金蓄水池的一整套东西。
还有些甚至牵扯到全球经济变化,这一展开,估计好几个小时都未必说得清楚。
而且很多事情都只能用:可能、或许、大概、假如……
除非告诉姜帆,自己是泥头车撞回来的。
还得她信。
所以简单理解就好。
“还有吗?”
姜远山除了对地产当作核心产业这块判断有误,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