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村长余实对这样的安排很满意,毕业班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凡事都要优先。还当场表态:今天下午就让余壮远来报到,校难当头,村长的儿子应该像个男子汉。
只要不提钱,村长余实对任何事都表现得很爽快,毁坏的教室得彻底大修,砌匠们,要趁着雨后天晴赶紧动工,不能拖到入冬,那时雨雪一多,不说没地方上课,施工时也多有不便。
村长余实考虑最多的是架横梁的事。他将叶碧秋的父亲和其他砌匠叫到一起,选了半天,只有第二天早上六点是最好的时辰。这下子可把大家急坏了,虽然只是在外墙的位置上砌一座砖垛,能将横梁架起来就行,可一应材料都没有。村长余实不管这一套,他要砌匠们自行解决,回头再一起算账。也是因为余校长自掏腰包做出了范例,砌匠们答应从各自家底中想些办法。
砌匠们不忙,余校长他们就得忙。砌匠们一忙,余校长他们就闲了下来。半夜里,点着火把加班赶工的砌匠们终于将架横梁的准备工作全做好了。
余校长正要进屋休息,叶碧秋的父亲走过来告诉他,早上砌匠们在一起议论的不是工钱,是有两个砌匠发现,李子和孙四海站在一起时,活像是父女俩。
听说这事是李家表哥发现的,余校长吓了一跳。
因为替孙四海担心,余校长夜里少睡了两个小时。
好在横梁起架前的一应祭祀,必须由砌匠亲自动手,不欢迎有太多人观看。余校长睡到六点差十分才起床,和孙四海、邓有米一起,放了一串响鞭,然后就在一旁看着砌匠们如何将横梁架到墙上。
横梁架起来后,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余校长不敢再拖延开学时间,上午九点,学生们到齐后,就在操场上举行了新学期开学典礼。因为发生了自己所说的校难,村长余实破例亲自到场,同余校长一起拉动绳索,将收藏了一个暑假的国旗升得高高的。
一旁的邓有米,吹奏完国歌,假借甩笛子里的口水,将脸歪到孙四海耳边,小声说,儿子都上六年级了,当老子的才想起来重视教育。孙四海说,以村长余实的为人,别说他儿子成不了状元,就算是将他的儿子教成了状元,他依然是想什么时候变脸,就什么时候变脸。
升旗仪式结束后,四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回到教室。二年级的学生只能在操场上架起黑板上课。村长余实在旁边转来转去,忽然倒吸一口凉气。
正在同砌匠们说话的余校长连忙过来询问。
村长余实指着旗杆旁的石头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