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策点点头,虽然也没多大指望大明的教育能按照自己想法改革,但既然对方肯约自己聊一聊,说明他对陈策的建议并不反感。
第二日一早,陈策吃了早膳,便去了国子监。
国子监大祭酒谢铎是个七十余岁的老人,此前已经致仕了,但国子监祭酒的位置一直空缺,后来弘治皇帝又特地请他回来兼任,也足可看出来谢铎在整个大明教育界的地位之高。
谢铎面色和蔼,总是带着慈祥的笑容,值庐内放着琳琅满目的书籍,还有各种瓶瓶罐罐,见到陈策到来,便自顾自捯饬自己的瓶瓶罐罐,问陈策道:“你喜欢喝什么茶?”
陈策想了想,道:“猴魁吧。”
谢铎有些意外,道:“喜欢喝这种茶的年轻人不多,倒是老年人居多,猴魁枝叶繁茂,和传统茶不同,口感醇厚,你们年轻人不应该更喜欢和绵柔一点的茶叶么?比如龙井啊、碧螺春啊、毛峰啊之类的。”
陈策额了一声,道:“我也没特别喜欢喝的,都喝过,不过更喜欢猴魁的样式。”
谢铎笑了笑,道:““两刀夹一枪”及“二叶抱一芽”之喻,芽藏锋露尖……你小子锋芒很盛,但又喜欢藏锋。”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陈策实在没想到他从一个人的喝茶习惯中还能分析出一个人的性格,居然还被他猜的七七八八。
也不知道是真有这份本事,还是纯属瞎砰运气的,反正陈策是看不出来。
谢铎给陈策泡好了茶,自己则泡了一壶龙井。
他问陈策道:“刘院使对我说啦,你想让国朝再设学院,专门培育特殊的人才,培育出来之后呢?他们又做不了官,与其如此,不如先做官再学习了。”
“比如律法、比如财务、工程之类的专业,等为官之后,自然有人会手把手带着教他们。”
陈策脱口道:“三年国家招进士不过一百多人,可一个国家的组成不能都是官吏,还需要形形色色的人。”
“商业在发展,这些人才都会被商业中需求,学习一技之长服务于商业,还能赚更多的钱财,比如现在江南一带的商人们,纺织工的月钱平均不过月三百到八百文,可一名精通税务财务的会计却可以拿到二两、三两等高薪。”
“为什么一定要拘泥于做官呢?”
谢铎呷了一口茶,也没当下反驳自己,只是看着陈策问道:“听你的意思,未来国家将会更加注重商业发展?”
陈策道:“现在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