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讨好才能保全自己。
官商两路在明面上是泾渭分明的,稍不注意就会被打上官商勾结的旗号。
但谢征却又两位商人挚友。
他带着宋春雪见了两位文质彬彬,谦逊有礼的商人。
商人虽然重利,但传承百年的商人必然重诺重诚信,不然走不长远。
宋春雪安静的坐在一旁,听着他们谈论古今,谈商场之变,谈如今的粮油价格,谈论今年的茶,让她受益良多。
初三初四两日,她跟谢征早出晚归,总共见了这么两位厉害的商人。
一人是茶商,名叫段文,五十多岁的年纪,却依旧面色红润,身材匀称,谈吐风雅,有君子之风。
他们是君子之交,也是生死之交。十几年前,谢征在一桩牵扯极广的大命案时,救下段文的命。
前几年谢征遇到困难,是段文替他周转钱财,找人替他打理生意。
另一人是京城本地的后起之秀黎民,经营几家酒楼和粮铺,为人圆滑,做事稳妥。与谢征年纪相仿,他们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因为谢征的文人风骨对他多有敬仰,谢征的母亲在世时,常去府上探望。
而这次叙旧,让谢征更加确信,他没有找错人。
这些年在外当官多年,他知道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凡间客,绕不开人情世故,柴米油盐酱醋茶。
朝代会更迭,但一个强大的商户虽然也会跟着更迭,但会在这样的夹缝中继续传承下去。
宋春雪的家底越来越丰厚,但她光有那些真金白银是没用的。
她有那么多孩子,在不久的将来要面对山河更改,她的子孙后代要经历沧海桑田,想要生存的更好,就要有所打算。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庄稼人不能忘本,但也不能故步自封。
更何况,他希望三娃能一步步的走到这上京繁华之地,这权利地位的中心来走一遭。
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得更稳妥,一个好汉三个帮,光靠自己的微薄之力是无法长存的。
他从前对人脉和权利不屑一顾,如今走得多了看得多了,学了道法自然,便知道在三界之中,五行之内,任何人与事,物与灵,都逃不开这些自然规律。
“这位是谢某的爱侣,也是谢某的道友宋春雪,她有一笔银子,想要在京城有立足之地……”
听到爱侣二字,宋春雪又惊又羞。
每听他说一次,宋春雪就觉得这两个字烫人的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