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当时的确是有传位给朱棣的想法的。要不然,老朱就不应该传召朱棣进京,而是一纸诏书让朱棣自尽。以老朱对朱棣的了解,他不会不知道朱棣会造反?
而朱允炆的操作更是让人对他是否矫诏的疑惑加深,首先诏书并不是高祖皇帝亲自写的,而是文官写的。
按照朱允炆的说法,是高祖皇帝病重不能亲自手写诏书,让文官代笔的。乍一看这个理由似乎说得过去,但是仔细一想,传位诏书何等重要?这么重要的东西,高祖皇帝怎么可能让文官来代笔?
而且,高祖皇帝病重,一开始又不是病得连笔都拿不起来了。当高祖皇帝察觉到他身体真的不行了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提前写下传位诏书。
其次,朱允炆在高祖皇帝驾崩之后,还不等将高祖皇帝葬入孝陵,就急急忙忙地即位登基。这在历朝历代以来,都是没有过的,完全不符合礼法。朱允炆一个口口声声把礼法挂在嘴上的人,会罔顾礼法,要说他心里没有鬼,恐怕鬼都不信!
而且从朱允炆这一系列操作当中,魏明总会品出一股味道。一股书生眼高手低,做事顾此失彼错漏百出的味道。
所以在魏明看来,朱允炆当初多半就真的矫诏才登上皇位的,朱棣并不是在冤枉他。而且他多半还是和文官联合起来,里应外合干成这件事的。
“微臣知错。”魏明连忙低头认错。
朱棣听了无奈地看了魏明一眼,当他看到魏明脸上的笑容的时候,他就知道魏明刚才只提到朱允炆,就是为了刺激他站出来。
万万没想到,他还真的一脚踩进魏明挖的坑里。
朝着道衍伸手示意了一下,朝魏明介绍道:“你猜得没错,这就是道衍。”
“原来真是道衍大师,失敬,失敬!”魏明连忙笑着朝道衍拱拱手。
“都坐吧。”朱棣抬手朝两人示意了一下,自己先一步坐到蒲团上。
道衍一言不发,低着眉头掀开僧袍坐到朱棣的左边。
魏明上前一步,在朱棣的右边慢慢坐了下去。
朱棣左右看各自看了两人一眼,叹了一声说道:“今日没有外人,朕也不瞒你们。当初若不是朱允炆倒行逆施,以致天下臣民怨声载道,朕也不至于会清君侧。可恨他那些旧臣竟然挟裹着他逃了......”
恐怕不是朱允炆被那些人挟裹着逃走的吧,恐怕是朱允炆自己要逃跑吧,您都攻破京城了,他再不逃走,难道等着被杀吗?
或许朱棣不会杀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