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
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
月亮弯弯,康定溜溜的城哟!”
这时,年龄稍长那位金发姑娘,兴奋地坐到钢琴边,合着马先生的歌声,弹起了“咚咚”的旋律: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另一位年轻的金发姑娘,也高兴地合着钢琴的琴声,哼起了“啦啦”的旋律: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马德顺吃惊地睁大了眼睛,好奇地望着这两位弹琴、唱歌的法国姑娘!自言自语地说:
“奇怪,她们怎么也会中国四川的‘康定情歌’?”马德顺百思不得其解。
原来,两位美丽的法国姑娘,都出身于巴黎的名门望族,从小受过良好的艺术熏陶,有着超强的音乐灵感,任何旋律,只要听过一次,就能重复弹唱!
艺术的魅力,超越国界!来自异国他乡,素不相识、语言不通、无法交流的年轻人,终于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了他们的共同语言!马德顺站起来,放开歌喉,合着钢琴,引吭高歌!客厅里,再一次响起了悠扬的琴声和嘹亮的歌声!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
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
月亮弯弯,康定溜溜的城哟!”……。
29、“这是上帝的旨意!”
第四天,别墅里来了一位牧师,五十多岁,穿着一身黑色的道袍,带来了一封扎着红绸缎带的信件。
牧师把两位姑娘和那个“女佣人”召集到客厅里,马德顺猜测这位就是来给自己安排工作的“救世主”,立即将“工作岗位报道卡”呈交给他。
老牧师向机灵的中国小伙子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把那封扎着红绸缎带的信件,交给了马德顺。
信的封面是用法文写的,他自然不认识,凭着信封上用打字机打出的红色号码“NO:124”,他明白这是自己的代码,这就是给自己的信件!信口处没有粘胶水,马德顺迫不及待地取出信签,只见抬头处用兰墨水钢笔,写着工整的汉字:
“尊敬的马先生:”(下面的中文字,是用铅印的正楷字)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法兰西民族经受了空前的灾难,成千上万的英雄儿女为国捐躯,我们的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巨大考验。
主,降大任于斯人也!这里就是您神圣的工作岗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