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正宫,才能拥有话语权,而且儿子的地位上限天子,下限太子,再者桓奕也不甘心就当个小的,她也想要地位的。
她在长安努力了那么长的时间,也在想办法接触楚世昭,要不是楚世昭身居武德殿,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折返在公务之中。
桓奕感觉自己随时都能拿下,就算一时没有拿下,只要她在长安呆得时间够久,桓奕的兄长在楚世昭这边当值的时间越长。
那她的机会还是很大。
真被李凤宁这突如其来的提亲给气疯了。
桓奕这个时候,也不能藏了,再藏,就把她儿子藏到庶出的地位去了。
她就给永晋帝上个难题。
看永晋帝要安抚哪一路的节度使。
太极宫。
群臣分别站在两侧,永晋帝坐在龙椅之上,身前跪拜着的是凉州节度使桓节,身后是新的秉笔太监冯宝。
永晋帝一向颇具主张,很有想法,时常决断出一些常人难以做出判断的难选之题。
可现在的永晋帝却犯了难。
事实上,永晋帝也没有想到如今的楚世昭已然炙手可热到了如此地步。
他同意和晋阳李氏的婚事,就是想要通过联姻的方式,得到晋阳李氏对朝堂的极力支持。
哪怕晋阳李氏未必是真心辅佐朝堂的,那至少也比先前貌合神离的姿态要好得多。
要是楚世昭能周转好其中的关系,他更是能从李氏的手中弄出一支忠于朝廷的地方军来,这对日益衰弱的大周而言,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而且这一次是晋阳李氏主动提出来的,所以永晋帝认为在这里面大有说法,是不是朝堂需要李氏还未必,说不准是晋阳李氏想借这个机会,在表忠心的同时,谋求更高的权力。
但无论怎么说,这样的联姻就意味着新的同盟形态诞生了。
永晋帝完全接受。
只是,这陡然冒出来的凉州桓氏,也要和楚世昭联姻,就把永晋帝的算盘给彻底敲烂了。
楚世昭只有一个,楚世昭的正宫也只能有一个。
李氏和桓氏,他们所抢的,绝对不可能是二媳妇的位置,怕是都要抢楚世昭的头汤。
可是怎么利益均分?
这根本不可能做到利益分配的完全平均。
所以永晋帝只能取舍,选择其中一个取舍。
凉州军的实际战斗力可能要比晋阳军的实际战斗力要更高,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