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他打报打,他弄报弄」:众生以种种的方便来打菩萨,菩萨也是以打来回报;或者是戏弄,众生以种种的方法来戏弄菩萨,菩萨也戏弄回去。总之这个意思就是以瞋心所表现的身口意三业,这样子这三个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这条戒没有开缘的情况,没有开缘的意思就是说,在我们的菩萨道当中,佛陀不允许我们给瞋心安立任何理由,就是说瞋心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释的。当然这一条戒讲得很简要,诸位如果对照《梵网菩萨戒》,它讲得详细。
什么叫瞋心没有理由?它说:乃至于对方杀死你的国王,乃至于对方杀死你的父母亲,这种不共戴天之仇,菩萨都没有理由对众生起瞋心。
也就是说菩萨在整个生命的流转当中,遇到恶因缘,只有一件事可以做,就是调伏自己,佛陀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你要用种种的观照跟调伏的力量来调伏你的瞋心。当然瞋心的意思不是强忍,强忍也不会持久。应该怎么观照呢?
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当中讲出三个方法观照,引导我们去观照来调伏瞋心:
第一个、随缘消旧业想。我们今天遇到不如意的境界现前,我们要思惟:这件事情是在我们内心当中原本就有的罪业,有这种杀盗淫妄的罪业,有这个罪业,我现在修习种种的善法,就把这个罪业逼出来,使令重报轻受。换句话说,今天如果没有遇到不饶益的境界,这个罪业隐藏在我们的心中,它成熟的时候会使令我们到三恶道受种种的痛苦。所以我们修习善法本来应该被别人尊重,结果反而被别人轻视毁谤,表示这个是一种重报轻受的相貌,我们应该感到欢喜。也就是说,如果今天没有这种恶逆的因缘,那你还要因为这个罪业受更多的痛苦,乃至于你要到佛堂当中拜更多的《八十八佛》,因为有这个恶因缘的出现,它一次把这个罪业消灭。所以这第一个观照点是从业果上观照,这个是在消我的业障。
第二个、当善知识想。在我们的修行过程当中,会有一些顺境、会有一些逆境,当然我们凡夫的心情是喜欢顺境、不喜欢逆境,但是如果我们心平气和的去观察这个因缘:其实顺境对我们帮助不大,顺境时我们就是悠悠泛泛,不思进取;但是反而逆境对我们往往有一些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就是说我们平常所修的空观道理,「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当然我们在顺境的时候、在佛堂当中也会修空观,但是逆境刺激的时候,你修那个空观的力量会更大。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句话我们再讲一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