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遇到这种因缘就放弃了,但是王子(释迦牟尼佛)这个时候就拿着一个舀水的勺子去舀大海水,发愿说:我如果不把这个大海水舀干,我绝对不放弃。发愿以后,不得了,行力不可思议,龙王很紧张。龙王说:你要把大海水舀干,我龙子龙孙怎么办?这个时候就乖乖把珍宝还给王子。这是释迦牟尼佛以前做在家居士的一个行力。
第二点、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出家做一个出家菩萨 ,他有一次去山中修行,结果在山中看到定光如来,定光如来在山洞当中入火光三昧,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合掌,用一只脚站着合掌赞叹佛陀说「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以这个偈颂赞叹定光如来七天七夜,用一只脚站着。在经典上说:弥勒菩萨是生生世世做释迦牟尼佛的老师,但是释迦牟尼佛因为精进的缘故,超越九劫的时间先弥勒菩萨成佛。所以这个精进也是很重要的,做什么事绝不放弃,坚固决定,绝不放弃。释迦牟尼佛的个性,不做事则已,一做事坚固决定,绝不放弃。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讲,每一个祖师大德的修行功德不同,有些人修天台宗、有些人修唯识宗、有些人参禅,但是诸位如果看高僧传看多了你会发觉:每一个祖师都有两种特色,一个忍力,一个行力。遇到逆境的时候,他们都安忍不动;遇到修行的时候,他们就有行力。诸位读《印光大师文钞》,你会感觉到印光大师的行力。印光大师说:念佛法门别无其它,就是一个行力,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烦恼不能断要他断,就是这样子。
所以一个内心优柔寡断、个性怯弱的人,说实在学佛是很慢,觉得你修行修了很久但是没什么进步,就是你没有培养一种精进的个性。净土宗强调随念往生,诸位要知道,不是随业往生,就是说他不在乎你内心当中栽培多少业力,他不在乎这件事情,但是他很在乎临命终的时候正念分明。所以印光大师说:什么叫正念分明?就是生起一个决定的信愿,你内心当中乃至于临命终让你做大国王、做大富长者、做大法师转大法 轮,你都不生起一念的受生之心。就是说你到临命终的时候,没有错,我们没有资粮,我们也可能今生才修学佛法、也可能善根薄弱,但是我们对弥陀那一分坚固决定归依的心,这是关键点,因为他是他力法门。
也就是说你一心一意的坚持忆念弥陀的圣号,没有生起一个三心二意的妄想,这个是往生的关键。印光大师说:临命终的时候是「腊月三十算总帐」,是一个何等混乱的局面,有无始业力、无始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