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的。
可是‘不奉主将之命,不守纪律,虽有功劳,未足掩过’,这就决定了他只能是止步于侯爵。
“大嘴这事做的不对,哪能让你为难。”郭兴就忍不住抱怨起来,“我们也和他说了几回,少和李相牵扯,他就是不听。”
马寻吐槽说道,“汤大哥不是不听,我是觉得只要李相说几句好话,汤大哥就当真了。”
郭兴也是连连点头,十分郁闷的说道,“说了也没用,大嘴迟早是要因为这些事情惹祸上身。”
郭兴和李善长的关系也很好,但是只停留在公事方面,其实没什么私交。
至于马寻和郭家兄弟关系好,那是因为朱元璋、马秀英都认可郭家。郭宁妃是马秀英的左膀右臂,朱元璋也喜欢、信任郭家兄弟。
朱元璋草拟的《祖训录》,指定的亲戚人家里就有徐达家、汤和家、郭家(郭英)。
至于常家现在没算,那是因为常婉一旦成为太子妃就行了。而李文忠、沐英以及马寻,这自然是真正的亲戚家。
郭兴好奇问道,“小弟,刚说到我家老十,是怎么回事?”
“我看那孩子也挺可爱、伶俐,长大点跟着我读书?”马寻就说道,“你到时候去和宁妃说说,让老十跟着我学医、学术数,我就是这么教秦王几个。”
郭兴喜出望外的说道,“那是最好了,外甥就该跟着舅舅学本事!”
马寻自然不是朱檀的亲舅舅,可是朱檀这些皇子们名义上的嫡母是马秀英,那就要叫马寻一声‘舅舅’。
马寻有没有真才实学不一定很重要,而是他愿意将朱檀当做‘亲侄子’来教,这就是朱檀比起其他一些庶子的优势所在了。
更何况即使不少人吐槽马寻不务正业,可是也没几个人真的认为他一无是处,他还是有些真本事在身,只是和淮西的这批武将不一样,他不擅长打仗。
郭兴随即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那个,我家景仪也算是弓马娴熟、性子也温和。小弟带着常茂练武的时候,也教教景仪呗。”
马寻直接吐槽了,“我先前才被常茂那小子笑话,他说三合就能将我斩于马下。那我问问,景仪几合能将我刺于马下?”
郭兴也直接,“常茂那小子喜欢用大刀,就是开头那几招厉害,他也就是三招的本事,没有后劲。我家景仪性子稳、后劲足,他能磨到你缴械。”
马寻转身就走,一个个的都觉得十来岁的小子打我就跟玩一样,我拿什么教他们武艺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