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老两口的喜爱呢,就连读书的白三郎都比不上。
他要不是能读书,估计这会跟她爹一样,当牛做马,累死累活。
“呵呵,为了孩子们?你家大狗,二丫怎么不见跟我家孩子一样,饿的皮包骨,天天还要去山上挖野菜,拾柴?”
江氏在旁边听了,冷笑出声,当别人都是傻子,瞎子不成。
“你个小贱人,男人说话,轮得到你插嘴!若不是我们让你嫁给二郎,你这会怕是死在哪,都不好说。”
白老头吹胡子瞪眼,呵斥江氏,嘴里没一句好话。
“呵!你们让二郎娶我?你们也好意思说的出口!”
当初白二郎在去往县城的路上救了昏死过去的她,不求回报,还说要帮她回家。
可惜她从小就是个孤儿,被一个老婆婆收养,战乱的时候,她们逃到这里,婆婆死在半路上。
若不是有白二郎所救,她确实会死,在白家住了几天。
偶尔听见张氏和白老头闲嘴抱怨,说白二郎已经二五有余,若是不给他娶妻,村里人指不定要戳他们脊梁骨。
但是要花钱,又舍不得。
他们说来说去,准备用一斤粟米,去别村给二郎换个傻子回来。
她当时听见自己的恩人被这么侮辱,气的就想提刀过去,又怕恩人怪罪,才没去成。
后来一思索,白二郎样貌不错,品性也好,又是个勤奋的,自己无处可去,也没有亲人,嫁给他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偷偷和白二郎商量一番,知道他对自己也有意,二人这才结缘。
没收一分钱,没有大操大办。
嫁进来之后,才知道这家人是多么无耻不要脸,若不是怀孕还有白二郎是真疼她。
她肯定跑,还是头都不回的那种。
“亲生儿子?呵,当年和你们一起出去经商的白庆丰夫妻二人,你们可还记得?”
白修明眼里布满血丝,眼底有恨,有不解,还有失望,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白老头夫妻二人。
“白庆丰夫妻?”白村长眼神一怔,眼前闪过两个性格温厚,笑容和煦的面孔。
“我记得当年他们是村里有名的走商,为人和善,经常帮着村里人卖山货,后来接了一次大单,要送货去京都,人手不够,你们还有村里的两户人家跟着一块去。”
白村长渐渐陷入当年的回忆之中,惋惜道:“没想到,一去两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