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骑牛而去,秦皇化祖龙破空,武帝晚年多次登泰山大祭。他们未必都是为了求长生,而是想走出去,去看看世界之外。”
“他们有可能在天地外,但也可能在寻觅的路上死了,尸骨腐朽,尘归尘,土归土。”
曹操转而反问:“你说自己回忆起了很多事,那你真正的身份,记起来没有?”
道尊就盘坐在他对面,偏了下头:
“我只记得自己传授过张道陵,其他所有记忆,都和四号墓有关。”
“我可能是四号墓的守墓人,某次离开墓葬,遇到张道陵,传他道门术法。
我还分化了一缕神念在他体内,与他共融,所以你说我是他也可。”
“对于我原本的来历,我有些猜测,但不能确定。”
“我怀疑自己是来自某个破开天地之门,进入四号墓的古人,离开前留下的后手。
他怕进入四号墓深处有意外,分化了一缕意识,寄托在我现在的身体内,所以我的意识不完整。
或许彼端的天地有答案,我来见过你,不日就将再入四号墓,不会再出世了。”
“如果不能打开彼端的天地之门,我将自囚于墓葬之中。”
曹操在龙魂不断进化后,也看见了天地背后的脉络。
他如今打开空间壁,并不困难。
但空间背后很不稳定,来自大自然的凶险,无处不在。
那是空间乱流。
道尊,乃至老子,始皇帝,武帝等人千辛万苦寻找的‘长生’,其实就是一条更稳定,能走出这方天地的路径。
显然,许许多多的线索,都指向了四号墓深处。
昆仑山的仙宫,黄河大墓,泰山祭坛,都和这条路径有关。
且这几处位置,通过某种玄之又玄的方式,相连互通。
道尊他们在墓中看见的棺椁上的古帝,明显也是在寻觅那条路。
道尊说:“我猜测,在泰山献祭,可能会影响四号墓葬,呈现出那条路径。”
“你以国运在泰山大祭后,那墓中便出现了许多沉寂已久的存在,离奇之事接踵。
那墓内发现的帝棺,一直在游荡,我们跟着他,在四号墓居然也找打了一座五色祭坛。
那位古帝在祭坛旁徘徊多日,才重新隐去。”
曹操心忖武帝晚年一次次泰山献祭,参照道尊的分析,是说的通的。
武帝大概率是想在献祭后,通过泰山下的祭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