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了这边的一些情况。
刚果(金)农业仍处于刀耕火种阶段,烧荒轮种随处可见,无良种、不施肥、不灌溉,手工操作。
这就是农业现状。
以附近的这一带为例,被称为恩赛莱地区,热带粉砂性土壤,透水透肥现象严重,土壤中钾元素等物质流失。
大片的土地荒芜,粮食严重缺乏。
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成熟的旱作物粮食生产技术,特别是玉米,种植面积小,产量也低,亩产130斤左右。
旱作中心的研究内容就是为本地建立一套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甘健的经验就是前期改良土壤困难,还要使用大量化肥。而刚果(金)大部分的化肥靠进口,成本很高。
选育的种子亲本也是赞比亚的玉米。
郭阳恍惚了神,难道在刚果(金),也要通过玉米种子来打开局面?
“甘组长,旱作中心的亲本种子,嘉禾可以引进一份吗?”
“当然可以。”
连着两三天时间,郭阳都在熟悉这边的环境,同时也和大使馆、国内农业部保持联系。
比如资金这块,有国内考察组的专家建议,嘉禾可以与国家开发银行、中非基金等探讨在当地的融资解决方案等等。
也可以邀请刚果农业部、公共工程部等部门共同参与农业开发项目。
同时,郭阳也知晓国内即将派人来刚果(金)访问。
眼下要紧的还是确定投资方案。
郭阳将余洪海撰写的考察报告看了又看,逐渐的有了决断。
短期种粮食。
中期果树。
中期和长期发展棕榈油和生物柴油。
总结下来,就是四点问题。
一是土地所有权纠纷,
二是交通不便,适合的农业生产地和主要消费市场之间的铁路都在战乱中毁去,
三是刚果(金)进口农产品不设限,面对有高额补贴的发达国家农产品,随时可能面临倾销,
最后才是战乱、局势动荡、法律法规等风险。
另外刚果(金)的气候环境、土壤环境均有其独特性,雨季旱季分明。
土壤结构差,有机质含量低,植物营养含量低,保水、保肥、保温性差,不利于玉米、水稻、小麦等粮食的栽培。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这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对嘉禾,却是最牢不可催的护城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