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散粮运输储存在中转仓,通过铁路和公路运输到港口仓库或者直接上船,甚至运输散粮的铁皮车都是定制的、码头的装卸设备是进口的,各种配套设施也是为四散化运输而服务。
这让在整个铁路运力都还紧张的情况下,嘉禾的粮食流通环节依然能保持井然有序,效率明显高出一大截。
聂局认为嘉禾确实是能者。
“聂局,嘉禾确实尽力了。”郭阳沉吟了下,道:“嘉禾有一个粮食信息化平台,目前显示各环节都在满负荷运转,再多会乱套。”
“你还有没有其它建议?”聂局也不能强求,来电询问也是因为看到了嘉禾的粮食物流体系有感而发。
“交给时间来消化。”郭阳说道:“这是短期最好的方法。”
“长期呢?”
“有两条路可以同时走,一是大规模休耕,二是加大燃料乙醇的推广。”
“嗯。”聂局又恢复了淡淡的语气,这两条路也是欧美探索出的做法。
郭阳试探道:“休耕应该有定论了吧!”
聂局再次嗯了一声,在足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情况下,轮作休耕,让土地休养生息,符合科学发展观。
燃料乙醇也可以推广,但他猜测这小子此时提,多半是想让国家放开玉米加工燃料乙醇的限制。
对于用粮食加工生物燃油,这是个争议很大的话题,尤其是对粮食格外看重的国内。
虽然主粮实现了自足,但大豆、都还有部分缺口需要依赖进口。
在这个话题,聂局不想深入去聊,而是问起了四散化运输的建设心得。
郭阳也只能搜肠刮肚般的说了一番自己的见解,好在最近才和陈燕秋、鲍春来聊了不少,还是说出了不少干货。
聂局也很满意,结合嘉禾的一些经验,也能针对改善一下粮食物流。
接下来几天,各地针对卖粮难都出了不少应对措施,等热度散去后,最终还是由农民承受了这一切。
郭阳也再度来到了桂省,与马彪、郭声等自治区高层、北部湾三个港口的负责人进行了商谈。
桂省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这时候已经成立,除了三大港口,还包含了桂省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资产重组已经完成,但三大港口依然保持原名,未统一称呼。
一开始,郭阳想受让一部分北部湾港务集团的股权,不过这被直接拒绝了,即使嘉禾出资平陆运河的修建,也没得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